实践育人
您当前的位置是: 网站首页 -- 实践育人 -- 正文

同保非遗文化,共助精神家园--文遗月老陕西咸阳分队前往兴平市文化馆交流学习

2022年08月26日  点击:[]

建大团委网讯 中华上下五千年,在漫长的岁月中,先贤们在生活与实践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这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非遗在历史的长河中愈发历久弥坚,时至今日更是在生活的方方面面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为了解非遗传承情况,增强非遗保护意识,坚定文化自信,8月24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百名团员下乡村,科技赋能非遗+”文遗月老赴陕西省咸阳市暑期社会实践团前往兴平市文化馆交流学习。

兴平市人杰地灵、物阜民丰、历史深厚、文化多彩。民间艺术根深脉广,剪纸、扎染、皮影、根雕、刺绣等民间艺术千姿百态,异彩纷呈。当日上午,实践团到达兴平市文化馆,与文化馆张馆长取得联系。张馆长表示,实践是大学生乃至全社会了解非遗、学习非遗、传承非遗的重要方式,也是必经之路,实践过后会发现,书本上无法体现非遗全貌,甚至差异很大,有些具有时令性的非遗项目甚至无法体现,这也是部分非遗没落,无法被大众熟知的原因之一。

图为张馆长与实践队洽谈

张馆长通过举例兴平非遗石碾辣椒,向实践团成员阐释了在现如今自动化取代人工的大环境下,非遗传承的难点。辣椒作为调料品一直沿用至今,最早辣椒是用驴拉石碾来碾制辣椒,到现如今,这种传统工艺已被舍弃,因为现在的辣椒商品化,市场化,对产量要求大,如果延用传统工艺,一是无法满足市场需求,二是成本过高。这就对传统技艺类非遗提出了更大的挑战,非遗工作者需要结合现实情况探索有效并且可持续的传承模式。

图为张馆长与实践队队员交流

在随后的交流中,实践团了解到兴平市非遗的宣传效果并不理想,比如秦腔,虽然陕西人人都知道秦腔,但是现在学习秦腔的年轻人相比较几十年前在数量上大幅度减少,因为传承这些技艺很难带来生活质量上的改善。同时强调,当代社会非遗的出路还需要不懈探索,需要所有人共同努力。

步入非遗展馆,实践团队员观看了一段关于兴平剪纸申遗的视频。兴平剪纸不仅涉及到年俗婚俗丧俗的民间活动,还有宗教相关的民俗活动等。各种剪纸的题材内容都是相应文化领域的符号,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期盼。

实践团队员观看剪纸申遗视频

参观孟氏皮影时,实践团了解到了皮影由来的一个小故事。相传汉武帝宠幸的李夫人去世之后,汉武帝日日不思朝政。受到灯光下影子的启发,大臣便想了一个办法,将皮革剪成皇后的样子,放在帷幕之后,映成李皇后的身影,武帝见后大喜。皮影便由此出现并发展壮大,传承至现在。从这则故事可以窥见古人的创作智慧。

图为张馆长给实践团队讲解皮影由来

实践团还了解到了槐里泥人、血社火、兴平劝善、董永卖身葬父、丁兰刻母侍亲的孝道文化等非遗民俗,而在谈到扎染技艺的时候,张馆长引荐实践团去非遗传承基地亲身体验扎染艺术的神奇与精妙,更深入的理解和感受扎染技术。张馆长强调,非遗最重要的特点就是没有物质载体,传承是靠一代一代人手耳相传,才能得以延续的,也就是说,非遗的最重要的就是要去亲身体验感受。

传统技艺与现代工业相比,产生的经济效益无法相提并论,但是传统技艺在今天依然有属于它们自己的独特意义。例如,今天的人们亲身实践体验非遗之后,了解到这门技艺在当时的时代具有的价值,从而获得一种文化和精神上的收获,增强自己的文化自信与民族认同感,毋庸置疑这就是现代社会非遗存在的重要意义之一。

此外,兴平市不仅有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诞生文学的宝地。她是周秦汉唐等十多个王朝的京畿之地,在这片古老而文明的土地上,历史演绎过惊天动地的事迹,创造过灿烂厚重的文化和文明,同样也涌现过众多的仁人志士,文化氛围浓厚。在参观完文化馆内非遗展馆后,实践团众人意犹未尽,并对兴平市民俗文化产生极大兴趣。当天下午,实践团再赴兴平市文化馆内文学展馆进行参观学习。

张馆长向实践团成员们讲述了兴平境域文学艺术创作源远流长的历史,介绍了西汉的杜笃、贾逵、傅毅;东汉的马融、班固、班昭;晋代的苏蕙;唐代的窦群;清代的杨屾、边辀、徐怀璋乃至民国时期的魏野畴、马鉴源、张元际、张元勋、冯光裕等文学艺术大家,他们著书立说,传承文化,为社会的发展和历史的进步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图为张馆长给实践团众人讲解兴平文学历史

走进文学馆,映入眼帘的是一条内容丰富的展廊,展廊墙上虽然没有华丽的装饰,但却承载着兴平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展廊名人录展示区,张馆长也向实践团着重地介绍了近代兴平市涌现出的几位文学艺术名人。诸如著名文学评论家李星先生,他是孜孜不倦、甘为他人做嫁衣的编辑家,更是中国当代文坛举足轻重的文艺评论家。从业数十载的他始终站在文学前沿,慧眼识珠,他力推过的路遥、陈忠实、贾平凹等作家,都相继登上了茅盾文学奖的殿堂。楹联学会会长张过先生,带领会员团结务实,无私奉献,为弘扬祖国的楹联事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还有许许多多耀眼的文人,范景利、李岁虎、贾松禅、何光前、宋邨等德高望重的前辈。

随后实践团参观了展馆中陈列着各位文学家的著名作品,及部分展出的书法馆藏,在2009年,中国书法就被正式列入世界级非物资文化遗产,欣赏书法作品,便是文化的一次熏陶,精神的一次洗礼。实践团众人了解到了书法并不仅仅只是字里行间的表面意思,更多的是其展现出来的内涵与意境。作家按照文字特点及其含义,以其书体笔法、结构和章法写字,使之成为既富有美感又能抒情的艺术作品。

图为张馆长带领实践团欣赏书法作品

在参观过程中,张馆长娓娓道来,这让各成员对兴平市的文化底蕴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对其悠久的历史积淀深有感触。一个国家的优秀文化能让民众更加自信,兴平文化以其独特的色彩在我国历史上也添有浓墨重彩的一笔,这对于一个城市来说是非常宝贵的一笔财富,这笔财富在每一个人传承人身上体现,也必然会交付给下一代,不断流传下去。

图为张馆长与实践团众人合影

图文来源:机电工程学院

负责人:张林鹏


关闭

阳光下的土地 共青团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委员会  版权所有@Copyright 2018~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