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育人
您当前的位置是: 网站首页 -- 实践育人 -- 正文

探访老腔艺人,感悟传承魅力--理学院赴陕西省渭南市华阴县非遗宣传推广暑期社会实践团拜访张香玲老师

2022年08月25日  点击:[]

建大团委网讯 8月17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理学院赴陕西省渭南市华阴县非遗宣传推广暑期社会实践团前往双泉村拜访华阴老腔市级传承人张香玲老师,采访张香玲老师的亲身经历,学习华阴老腔的相关知识,体会老腔皮影的魅力,参观双泉村的风土人情。

张老师热情款待,团队成员深受感染

早上八点,团队成员启程出发,乘车前往张老师所在的双泉村。得知实践团到达村口,张老师热情地出门迎接,把实践团带到了老师经常为小学生公益教学的工作室。进入工作室,映入眼帘的是满墙走访各地演出的留念照片和张老师团队获得的各种荣誉,张老师上前为大家一一介绍背后的故事,并向成员们展示了她手抄的戏本和月琴、梆子、钟铃等老腔乐器。

图为张老师展示戏本、乐器、照片墙

上手实践老腔皮影,真正感受其乐趣所在

在采访过后,张老师带领团队成员来到院子里,展示她亲手搭建的皮影棚和平日里练习用的皮影。张老师说,本身她作为团队主唱不需要学习皮影技艺,但是她本着技多不压身的想法,在闲暇时经常在简易皮影棚里练习皮影。张老师还拿出了她收藏的十二生肖皮影让团队成员上手实践,团队成员自导自演玩的不亦乐乎。

图为张老师展示皮影

图为同学实践操作皮影

参观老腔发源地,探寻孕育传统文化的地域特色

最后,张香玲老师又带领实践团参观了双泉村,如数家珍般讲解了双泉村里的一草一木,带领实践团参观了西汉京师仓遗址。听张香玲老师说,这里自汉武帝时期开始便投入使用,是西汉规模最大的粮仓,由此而生的漕运船工号子歌,便是华阴老腔最早的发源。

图为实践团和张老师的合影留念

结束了此次双泉村之行,回到住处,团队成员结合互联网相关资料及此行张老师的谆谆教导,大家感悟颇深。老一辈的学艺人面对的是非常现实的困难,他们甚至一度吃不起饭、被周围的人不理解,但只因一腔热爱,便开始了长达十数年甚至数十年的从艺之路。以华阴老腔皮影为例,一开始是只传本族、传男不传女,但老艺人们只看热爱,开放了胸怀,让更多的感兴趣的人接续老腔传承的接力棒,由此华阴老腔皮影才能由家族戏一步步成为声名在外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团队成员深感在非遗文化的传承中,广大青年有着重要责任,了解非遗知识,讲好非遗故事,利用互联网等时代工具帮助老艺人促文化之普及、育传承之新机。

图文来源:理学院

审核人:李慧博



关闭

阳光下的土地 共青团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委员会  版权所有@Copyright 2018~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