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大团委网讯 2022年7.20日至7.31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赴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及未央区青少年法治禁毒防艾宣传教育暑期社会实践团展开了为期11天的禁毒防艾宣传教育活动,在学习过禁毒相关知识之后进行了一定范围的禁毒防艾宣传工作,为国家的禁毒事业作出力所能及的贡献。为增强青少年抵御毒品危害的意识和能力,近日团队对青少年进行了防毒意识的宣传活动。

在网络上搜索禁毒相关资料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范新型毒品对青少年危害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向青少年进一步深入宣传新型毒品的危害,全面普及防范知识。切实提高识毒,拒毒,防毒能力。活动通过禁毒挂图宣传展示,发放宣传资料,仿真毒品展示等形式介绍毒品的危害,宣传毒品的有关知识及国家有关禁毒的法律法规。通过具体实例说明,感染毒品不仅危害社会,危害个人和他人健康,还会毁灭家庭。
吸毒的危害许多人都清楚,可是好奇心驱使他们尝试,谁知道,一失足成干古恨,从此一发不可收拾。许多人沾染上了毒品,变成了"瘾君子",他们也想戒毒,可是哪有那么容易呢?毒瘾发作了,简直是痛不欲生,生不如死,他们把自己弄得干疮百孔,以求得忘却痛苦。许多人索性不去忍受,而是去向父母或亲戚骗钱,骗不到了就去偷、抢。毒品曾使清政府腐败无能,也使许多前途一片光明的人堕入深渊。
对此团队小组围绕“毒品是什么、毒品的种类、吸毒的危害、如何拒毒防毒”等方面,结合报纸,新闻等媒体资料上的案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小朋友们讲述了吸毒对个人、家庭、社会带来的严重危害。首先,团队从自身的进步开始,在网络上收集关于毒品的资料,学习如何制作禁毒视频、如何制作禁毒海报、有哪些可以采取的宣传方式,并深入了解了以下内容:
时代在发展,毒品的种类、形式、模样也“与时俱进”。新式毒品“外衣多样”,如一杯香甜可口的“奶茶”、一块小巧可爱的“曲奇饼干”、一盒晶莹剔透的“果冻”。
然后,团队在官方网站了解了我国公民对毒品及相关法律的认识程度。据2017年11月30日至12月31日开展的《关于对毒品的认识和态度的问卷调查》,发现参调者对毒品的认识不高,75%的网民对毒品了解程度为一般和不了解,其中通过网络了解毒品知识的比例较大。
其次,实践团也注意到我国近年禁毒工作开展颇有成效,2021年6月1日中新网电,公安部6月1日举行线上新闻发布会,新闻发言人张明在会上透露,据统计,2012年以来,全国新发现35岁以下青少年吸毒人员呈持续下降趋势,2021年全国新发现18岁以下青少年吸毒人员较2012年下降71%,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工作效果明显。

学习禁毒海报
考虑到小朋友们的年龄特点,实践团组员还介绍了伪装成饮料、跳跳糖、邮票、果冻等零食的新型毒品,告诫小朋友们要增强自我防范意识,远离毒品和易染毒场所。
之后小朋友们带着疑问纷纷举手,实践团队耐心释疑答惑。小朋友们表示学到了不少禁毒知识,也明白了吸毒不仅违法,更是毁灭自己、祸害家庭、危害社会的“罪魁祸首”。

学校里的禁毒展览
活动中,团队队员也同时通过PPT展示、观看奥运健儿禁毒宣传片等向孩子们讲解了真实案例,利用通俗易懂、生动活泼的语言,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带领孩子们了解了什么是毒品、毒品有哪些危害等内容。并且对于在场家长来说,平日里更是需要多加引导孩子,首先家长自己就要做到远离毒品,比如说抽烟。不知大家有没有发现,家长有抽烟的,孩子将来也抽烟的几率是非常高的,这就是孩子的一个模仿能力。尤其是孩子小的时候,当着孩子的面抽烟,便会让孩子产生好奇心,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孩子最终也走上了抽烟这条路。
“通过这次活动,让我学到了不少毒品的知识,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毒品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严重危害,今后我要从自己做起,把毒品知识和禁毒理念传递给身边的每个人。”一名参加活动的小朋友说。

学校图书角的禁毒资料

团队成员进行宣传
“小学生好奇心重,探索欲强,如果不加以引导,容易走错路。”此次的宣传活动不仅让孩子们认识到生命的可贵和毒品的可怕,还增强了孩子们识毒、防毒、拒毒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有利于帮助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通过此次宣传,使广大学生近距离的了解到毒品知识。认清毒品危害,消除毒品在认识上的误区,让远离毒品,走健康人生路观念深入人心。
图文来源:建筑学院
审核人:康一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