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引导青年将党的创新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紧密结合起来,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管理学院积极响应团中央号召,精心组织开展了2025年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全院师生热情参与,深入基层一线,以扎实行动书写青春答卷。

管理学院举行动员大会

管理学院举行出征仪式
精心部署,夯实基础保实效
管理学院团委高度重视本次社会实践,自6月初便开始社会实践筹备工作,通过开展社会实践系列培训会议,包括社会实践动员大会、社会实践经验分享、媒体宣传培训会、社会实践出征仪式等,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实践技能与安全意识,为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在重点团队立项评审工作中,遵循“公平、公正和公开”原则,最终确定10支团队作为院级重点团队,其中2支团队在校级答辩中脱颖而出,1支获评校级特别支持团队,1支获评校级重点团队,并成功申报团中央专项团队3支,展现了管理学子的卓越风采;学院为全体实践学生购置人身保险,并组织了全覆盖的安全培训,为实践安全保驾护航。

管理学院举行重点团队答辩会 校级特别支持团队出征合影
躬身实践,管理学子显担当
学院团委经过宣传报备、筹备准备、组织实施、实践夯实等四阶段,共组建57支社会实践团队,638名本硕博学生参与其中。各实践团队以小组分散和团队集中相结合的形式,足迹遍布陕西、安徽、贵州等12余个省、市及自治区,实践内容紧扣时代脉搏,围绕理论普及宣讲、党史学习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中华文化传承、发展成就观察、基层服务践行、民族团结实践、百万学子延安行专项、生态环境保护专项等19个方面开展实践。实践过程中,学院注重过程管理,为每支队伍配备了指导老师,并安排了专门的对接负责人,负责督促和协调实践工作,每日进行团队安全报备工作,确保实践活动的高效推进。

实践团队前往贵州安顺调研 实践团队前往安康紫阳调研
多维发展,青春担当绽芳华
十余支团队赴多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学习,厚植爱党报国情怀。赴延安红色建筑数字传承团队建立红色建筑数字化信息库雏形,赴西安党史文化探究团队捕捉宣传痛点并制定方向;近二十支团队投身乡村振兴,运用专业知识服务基层。赴辽宁岫岩团队关爱留守儿童,赴重庆石柱团队探究黄连产业赋能乡村振兴,陕西老旧小区改造调研团队助力解决治理难题;多支团队聚焦文化传承与创新,激活文化活力,戏韵新声团队走访西北五省调研戏曲传承,赴贵州安顺非遗调研团队探索地戏活态保护路径,西安口袋公园调研团队为城市空间优化提供参考;实干笃行,勇担时代使命,赴重庆綦江米粉产业调研团队推动产业融合,赴昆明禁毒宣传团队筑牢青少年防毒防线。各团队以实际行动彰显了管院学子的责任与担当,让青春在实践中绽放光彩。

实践团前往汉中市汉台区龙江办文化站调研

实践团前往綦江区赶水镇水稻种植基地调研
成果丰硕,实践育人显成效
实践活动成效显著,社会反响积极。在宣传报道方面,累计获得国家级媒体报道20篇、省市级媒体报道2篇、地方级媒体2篇、院级媒体报道55篇。社会实践成果丰硕,共建立社会实践基地5处,为学院师生搭建了长期化、多元化的实践育人平台,有力促进了校地、校企合作的深化。通过深入基层的扎实锻炼,管理学子亲身感受了中国式现代化的蓬勃生机与发展成就,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得到显著提升。本次活动是学院深化“三全育人”长效机制、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紧密结合的成功实践,为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提供了有力支撑。

实践团队于贵州安顺挂牌设立“大学生实践基地”

实践团队于陕西汉中挂牌设立“大学生实践基地”
当前学校正处在冲刺“双一流”建设的关键时期,管理学院将以此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深化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引导广大青年积极投身各类社会实践和科研创新活动。未来,学院将继续加强与社会各界的合作,拓展实践基地建设,优化实践活动机制,不断提高实践活动的专业化、品牌化水平,为培养更多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不懈努力。
来稿组织:管理学院团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