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了解基层多灾种治理现状,探索韧性乡镇应急管理体系建设路径,7月28日-29日,资源学院深入咸阳市秦都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开展暑期社会实践调研。
7月28日,实践团来到秦都区吴家堡街道。在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实践团师生与应急处负责人许焕迎进行了座谈交流。许焕迎详细介绍了街道在消防、危化品、城镇燃气、建筑工地及“九小场所”等重点领域2025年上半年的安全生产情况。针对当前七上八下防汛关键期,她重点讲解了街道防汛应急处置流程,强调“确保积水点及时排涝”是核心目标。实践团师生认真学习记录,并就老旧社区消防安全提升、应急预案的实操性与演练效果、基层应急力量建设和物资储备、跨部门协作的难点等具体问题,与街道工作人员进行了深入探讨。工作人员还提供了街道近年安全生产资料及应急资源调查报告供团队学习。

座谈后,师生们在工作人员引导下实地参观了街道应急物资储备室。室内抽水泵、救生衣、防电手套、LED警示灯等数十种应急装备分类清晰、码放整齐。工作人员现场演示了部分器材的操作方法,并特别说明:“物资维护是关键,我们坚持每月例行检查,确保关键时刻能用得上、靠得住。”

7月29日,实践团前往咸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消防救援大队进行调研学习。在工作人员的带领和讲解下,实践团成员首先参观了消防车库,近距离观察了水罐消防车、大功率供水车、泡沫消防车、登高平台车等8种功能各异的特种作战车辆。工作人员结合真实事故案例,讲解了不同车辆在应对高层火灾、危化品泄漏、洪涝灾害等不同灾种时的核心功能和战术定位,并强调了多车种协同响应在复杂灾害救援中的决定性作用。

在消防科普教育基地,讲解员利用多媒体和实物模型,系统讲解了各类火灾的成因特点、科学扑救方法以及家庭常见火灾隐患的排查技巧。在灾害自救互救环节,讲解员传授了火场浓烟逃生要领、初期火灾扑救原则及正确报警方法。实践团还参观了消防员的日常训练基地和救援物资储备仓库,了解了消防员严苛的训练日常和智能化、模块化的后勤物资管理体系。

调研期间,实践团成员还走访了辖区内的加油站、加气站、老旧小区及“九小场所”,实地走访并了解基层安全风险点及日常管理情况。

为期两天的咸阳调研,实践团成员通过实地走访、座谈交流、亲身体验,零距离接触了基层应急管理的运作细节和专业救援力量的现代化建设。实践团成员表示,将带着调研的收获,继续深入基层,努力为构建更富韧性的乡镇应急管理体系贡献专业智慧和青年力量。
来稿组织:资源工程学院团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