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育人
您当前的位置是: 网站首页 -- 实践育人 -- 正文

2025三下乡 | 管理学院赴咸阳老旧小区开展数智化改造应用现状与实施路径调研活动

2025年07月28日  点击:[]

为探索数字技术与城市更新的融合路径,推动老旧小区改造向智能化、精细化升级,7月22日至26日,管理学院老旧小区改造调查暑期社会实践团赴咸阳开展调研。

本次调研紧扣“数字赋能改造”核心,通过技术勘查、居民体验访谈、物业技术座谈的形式多维度推进。在家属院小区,实践团重点考察了智能快递柜集群与智能直饮水站的运行成效。居民阿姨介绍,小区引入的24小时智能快递柜支持扫码取件、超时提醒功能,解决了以往“快递堆门卫” 的乱象用户可通过在线预约配送时间、扫码取件等方式,让整个流程更加便捷高效。不过,希望驿站能增设大件快递存放区,以满足家具、家电等大件物品的暂存需求。

实践团围绕智能直饮水站的使用情况与居民交流。该社区在改造中铺设物联网管道,实现直饮水水质实时监测、滤芯更换自动预警,并通过社区公众号推送水质报告。居民先生展示了手机上的水质监测界面:“每天能看到TDS值和滤芯状态,喝着比以前放心多了。”不过,部分老年居民反映,直饮水站的触控式取水按钮灵敏度高,冬季戴手套操作时常误触,建议增加实体按键或语音控制功能。

访谈过程中,实践团成员详细记录了居民对设备操作便捷性、服务覆盖全面性、数据公开透明度等方面的反馈,共收集有效建议30条。团队负责人表示,将对这些一手信息进行技术适配性分析,为后续老旧小区数智化改造的“适老化”“便民化”升级提供数据支撑。

在实地走访中,实践团重点考察了其在安全防护智能化改造中的落地成果,包括智能监控全覆盖、燃气泄漏自动报警、电箱电路故障安全保障等系统的运行效能。此外,实践团成员详细了解了数字孪生技术在改造规划中的创新应用,其通过三维建模模拟改造效果、优化施工方案的做法,已成为区域内技术赋能改造的典型案例。

调研中,实践团成员与居民细聊“科技体验”,收集智能设备操作便捷性、数据隐私保护等“真感受”;同物业技术人员深析“技术落地”,探讨系统维护成本、老旧线路适配等“实操难题”。在部分尚未完成数字化改造的小区,团队成员结合居民需求与技术可行性,绘制出 “智能化改造简易方案图”,让技术构想更贴近民生实际。

此次实践,是实践团以技术视角观察城市更新的鲜活实践。成员们在智能设备的运行现场感受科技温度,在居民的使用反馈中理解“数字为民”的深层意义。未来,团队将整理技术应用数据,形成老旧小区智能化改造适配指南,为陕西省老旧小区后续改造提供一手实践数据参考,助力“智慧社区”建设从概念走向现实,让数字红利真正融入百姓日常生活。


来稿人:曾增嗣

摄影:张馨怡

审核老师:葛亮

来稿组织: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管理学院团委

关闭

阳光下的土地 共青团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委员会  版权所有@Copyright 2018~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