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社会对农村残障青少年的关注度日益增长,为更好的推进农村残障青少年的社会融入,自2024年7月11日起,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化爱为翼,化爱无碍”农村残障青少年社会融入实践路径探究暑期社会实践团奔赴陕西省西安市灞桥区白鹿亲智中心开展为期10天的实践调研活动。实践团通过开展走访调研、趣味实验、文体教育、社区宣讲等活动多方面的提升农村残障青少年的社会融入能力。
01细致规划,奠定互动基石
7月11日,实践团对每位残障青少年建立详细的个人档案,确保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依照档案信息,团队制定个性化的交流方案,采取“多对一”的接触模式。部分孩子卸下心理防备,为实践团队展示自己的画作、手工艺品等,团队给予孩子们的劳动成果的尊重和认可。
为开阔孩子们的视野,培育个人兴趣。7月12日,实践团开展“鼓韵飞扬,心灵启航”音乐领航课,孩子们踊跃参与,团队耐心指导,带领孩子们奏响大鼓和非洲鼓。带领孩子们学习“虫儿飞”手势舞。学习过程中,实践团成员耐心指导,孩子们积极参与,现场充满和谐与温馨的氛围。
02多彩体验,点亮希望之光
为提供更多农村残障青少年接触社会的机会,实践团于7月13日,开展“外出打水”活动。活动前,实践团组织安全会议,强调出行安全,并实行“多护一”的模式,做到“安全零隐患”。
7月14日,团队联合附近中小学生,开展“走近残障,无碍关心”交流活动,鼓励中小学学生走进机构,了解特殊群体并开展活动,这不但为农村残障青少年提供珍贵的社交机会,同时也培养中小学生爱人的能力。
为对孩子们进行生活技能的培训,7月15日,实践团带领孩子进行机构内部大扫除,实践团成员教授孩子们基本清洁技巧、如何正确使用清洁工具等技能,并在实际操作中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环保意识。
03深入调研,探寻融入之路
为打破农村残障青少年与社会之间的藩篱,促进其融入社会。实践团成员针对农村残障青少年的社会融入问题,以及对社会各界殷切期盼等问题开展走访调研。
7月16日,实践团队就普通教育残障青年的不普适性的桎梏以及特殊教育的教育目的等问题对机构老师开展访谈,发现残障青少年生活技能和社交能力的培育,是他们融入社会的重要障碍之一。
7月17日,对农村残障青少年的家长的走访中,团队就对于家长是否了解如何进行特殊教育,以及子女残障对于生产生活的影响等问题展开探讨。结果显示,多数家长缺乏特殊教育能力且经济压力大,难以支撑专业教育费用。
7月18日,实践团在社区开展宣讲活动,呼吁社会各界平等看待残障青少年,提供必要关注、包容、关爱及经济支持。同时,鼓励残障青少年交流,促进社会各界对特殊群体的理解与接纳,共同为农村残障青少年的社会融入铺设道路。
04爱心传递,温暖伴其成长
为锻炼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耐心,7月19日,实践团开展“点缀钻石”手工课以及“趣味化学自制汽水”实验课。在制作钻石画的过程中,实践团悉心指导。在实验过程中,引导孩子们动手参与实验,让他们体验化学的独特魅力,激发对于未知事物的探索欲望。这次活动使孩子们学会细心观察、精准操作。
7月20日,临别之际,实践团给每位孩子写下书信,相互约定,实践团承诺会再次到来,孩子们答应团队会好好生活,积极面对困难。
此次活动,不仅为白鹿亲智中心的残障青少年带来了爱和温暖,也让实践团队切实意识到农村残障青少年的现状与希求。未来“化爱为翼,化爱无碍”团队将继续与白鹿亲智中心开展更深入的合作,通过宣讲调研等途径,呼吁社会各界力量关注到残障群体,为残障人群的社会融入出一份力,旨在营造一个更加包容尊重的,和睦友爱对于残障人士融入社会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