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做出的重要指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冶金工程学院赴云南省探访调查非物质文化遗产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深入文化地实地考察、认真学习,旨在体悟非遗文化、弘扬非遗精神。
探访剑川县文化馆
7月25日,剑川分队队员抵达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剑川县探访学习,并于下午三点与剑川县文化馆馆长杨万涛对接。杨万涛热情接待,亲自带领参观学习文化馆馆史并介绍了剑川的非遗技艺——剑川木雕。

剑川县文化馆标识
15:33分,分队队长张夏惠在征得杨万涛同意后对其进行了访谈。在访谈中了解到,杨万涛本人也是云南技师学院剑川木雕培训班的民艺导师,平日里会去线下面对面授课。杨万涛欣慰地说到:“那些学生都是从云南各个地方来的,大家学习的热情非常高!”

采访剑川县文化馆馆长杨万涛
据知,杨万涛和他的老师张文联合编著、精心撰写的《白乡瑰宝——云南剑川非物质文化遗产萃编》,乃剑川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中的力作。当采访人问到在非遗传承中我们新时代青年可以做些什么时,杨万涛认为“传承”一词重在“承”字,年轻人思维更加开阔,看问题欣颖的角度能让非遗传承不仅仅限于口口相传,师徒相授,要把家乡的技艺推广宣传出去,做得更好!
拜访根雕手艺人
下午5点,队员们前往拜访另一位老手艺人。这位老先生侧重根雕技艺。据他所述,他从事根雕已有21年,纯粹是爱好使然。老先生带领大家去了他的住所,家中各处都陈列着精美的根雕,他根据天然树根的本形构思镌刻。

参观根雕作品

队员与手艺人合影
之后队员们去参观了老先生推荐的非遗集市,看到了各种各样精美的手工艺品,还现场观看到了手艺人制作木雕,收获颇多,意义非凡。

观看手艺人制作木雕
拜访剑川县金华镇兴艺木雕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7月26日早晨8:20,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冶金工程学院赴云南暑期三下乡剑川分队在杨来玉老师的带领下,抵达剑川县金华镇兴艺木雕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兴艺木雕”),与部门经理陈利芳会面。
随后,陈利芳开始为队员们讲解有关木雕的知识和关于剑川木雕的民俗趣事。陈利芳介绍:“剑川木雕的印迹遍布五湖四海,从云南大理宾川鸡足山、昆明金马碧鸡坊,到北京故宫、河北承德避暑山庄等地都能看到剑川木匠的作品。”

剑川木雕建筑
队员们向陈利芳咨询在从事这个工作的过程印象比较深刻的一些事。陈利芳说到:“在不知道怎么雕刻某些东西时,我会用床单和镜子模仿古代长袍和面部表情,让它们更逼真更通透,就能从这里找到一些突破。”

木雕门窗

与陈利芳合影
拜访剑川木雕木作技艺协会
10:50,队员们前往剑川县金华镇新仁村拜访剑川木雕木作技艺协会会长刘润。刘润是剑川木雕的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也是兴艺木雕的技术总监。他带领队员们展示了自己的作品和工作室。
在参观的过程中,队员们深刻地感受到了剑川木雕艺术的魅力和价值,也对剑川木雕产业化发展的现状有了更多的了解。队员们表示,在今后的学习中,也将积极宣传和推广剑川木雕文化,为保护和传承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实践团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理想信念,担当弘扬文化之责任,用手中的镜头记录剑川故事,用笔下的文字描绘剑川工艺,带大众以新视角了解云南非遗,争做非遗文化的参与者和传播者,用亲身实践感悟,立志为弘扬非遗文化贡献力量!
审核责任人:薛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