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大团委网讯为了感受红色文化,追寻革命先辈红色记忆。7月15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子筑梦铭党魂”党史宣讲暑期社会实践团前往陕西省咸阳市旬邑县马兰革命纪念馆展开红色文化学习活动。


翻开中国革命史卷,马栏以其政治、经济、文化、法制、军事、政权建设的卓著功勋而彪炳史册、辉耀神州。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马栏是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和重要活动地区之一,留下了谢子长、习仲勋等革命家的足迹。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马栏是陕甘宁边区的南大门,是中共陕西省委、关中分区机关所在地,是培养革命英才的摇篮,是仁人志士通往延安的红色驿站,是关中地区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和教育中心。习仲勋、汪锋、张仲良、文年生、张德生、赵伯平、高锦纯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长期工作和战斗过。习仲勋在这里工作战斗长达六年之久。景区内有保存完好有中共陕西省委、中共关中地委和关中分区机关旧址、工字房、七孔桥等革命遗址。
马栏又是培养革命人才的摇篮,陕北公学、鲁迅艺术师范先后在这里建校,为中国革命培养了数以万计的栋梁人才。马栏和陕甘革命根据地一道成为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长征的落脚点、抗日战争的出发点和硕果仅存的革命根据地。


中午13:50分,宣讲团抵达马栏革命纪念馆,跟随讲解员走进纪念馆,映入眼帘的是“峥嵘岁月”青铜雕塑,正中是七位领导人的站式圆雕。据讲解员介绍,居中的是习仲勋同志,左右依次为汪锋、张仲良、文年生、张德生、赵伯平、高锦纯。簇拥在两侧的是人民群众的英雄群像,寓意着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关中分区军民英勇战斗、不畏艰险,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建立了不朽功绩。

展馆内陈列着革命先烈的生前用品,两侧的墙上悬挂着记录革命历程的图片及文字资料。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宣讲团聆听革命故事,深入了解先烈奋斗历程,一幅幅栩栩如生的历史图片,一件件饱经沧桑的物品,向参观者诉说着革命先辈们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舍生取义、前赴后继的光辉历史。



宣讲团成员们在当地了解到红军战士们为了保卫人民和红色政权,在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围剿战役中做出了巨大的牺牲,他们抛洒青春热血,争相上前,以血肉之躯抵挡侵略者的枪炮,他们浴血奋战于抗战的最前线,他们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他们的事迹和精神都是激励前行的强大力量。
在马栏革命纪念馆,宣讲团成员们追忆革命光辉岁月,触摸历史的痕迹与温度,感悟党史的崇高与厚重,瞻仰先烈们的丰功伟绩,完成了一次缅怀革命先烈,追寻革命初心的旅程,也上了一堂生动的党史学习教育主题课,深受教育,备受鼓舞,从一幅幅照片,一件件文物中,宣讲团成员们看见了共产党的英勇抗争,感受到了那个年代共产党人崇高的理想信念和平倭攘寇拯救中华民族于水火建立新中国的不屈斗志,英雄的功勋应该永载史册,伟大的精神应该彪炳千秋。一路走来,每一幅幅珍贵的照片都反映了其背后那一段段动人的故事,还原了当年那段惊心动魄、艰苦卓绝的革命历程。在这群革命老前辈的影子里,让大家学习到很多东西,铭记革命精神不能丢。这里战争的硝烟早已远去,昔日的“红色土地”已被无垠的苍翠覆盖。英雄烈士们为了建立新中国,为了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他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书写了革命历史篇章。

审核老师:石一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