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育人
您当前的位置是: 网站首页 -- 实践育人 -- 正文

2022三下乡 |聆听千古传声,体味悉心传承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文遗月老实践团西安分队赴鱼化寨开展泥叫叫实践调研

2022年08月26日  点击:[]

建大团委网讯 鱼化寨泥叫叫是产于陕西西安西郊鱼化寨的一种指头粗细、长约寸半的泥哨,相传始于清代且流行了数百年,在此期间泥叫叫也成为了人们家中必不可少的儿童玩具。为了更好地了解与传承鱼化泥叫叫,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文遗月老实践队于8月23日走进西安鱼化寨,跟随杨帆老师的脚步,切身体会,领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

实践团队合照

泥叫叫历史悠久,在西安西郊鱼化寨村流传了大约200多年。多以戏曲人物和神话人物为题材,团队近距离观赏了杨帆老师的制作过程,据杨帆老师介绍泥叫叫的制作有近16道工序,其中最重要的便是制哨。制作完成的泥叫叫因吹时能发出“呜呜”的声音,也被称为“娃娃哨”、 “戏人”、 “鱼化泥塑”。在改革开放以后,大部分人到城里去务工挣钱,做的人越来越少,到现在为止,鱼化寨只有杨老师一家坚持做泥叫叫。

杨帆展示制作泥叫叫过程(制哨)

泥叫叫雏形

杨老师告诉实践团队员因自幼受父亲的熏陶,又是在泥哨堆里长大,所以自己很小就会做泥叫叫,上中学时便和父亲在村纪念馆制作泥叫叫。美院毕业后,先后与父亲创作出十几种泥叫叫造型,并对传统泥哨进行了改进,让简单粗糙的儿童玩具更具有观赏性。

对于泥叫叫,杨老师坚持精益求精,在传承过程中秉持着对非遗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父亲做的‘泥叫叫’,是他们那个年代的写照,符合那个时代的审美特点。但岁月在流逝,时代在更替,‘泥叫叫’的制作技艺也需要不断创新,才能在变革中得以延续和传承。”

队员采访传承人杨帆

面对社会飞速发展而非遗传承人老龄化的现状,杨帆说如何在新时代继续传承泥叫叫是他一直思考的问题。“鱼化‘泥叫叫’已经不单单是一代人的记忆和童年,通过对父亲技艺的传承以及对整个鱼化寨村落的文化梳理,我想将这份手艺以故事的形式被纸张记录,供世人传颂、学习。”带着父亲坚守一生的匠心与自己推陈出新的信念,杨帆正在非遗保护与传承之路上走得更远。

鱼化寨泥叫叫

通过本次调研工作,实践团不仅深入的了解了泥叫叫的传承与发展的情况,还看到了传承人对泥叫叫制作技艺的坚守与创新。

图文来源:机电工程学院

负责人:任延欢

关闭

阳光下的土地 共青团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委员会  版权所有@Copyright 2018~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