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育人
您当前的位置是: 网站首页 -- 实践育人 -- 正文

理学院2022年赴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党史学习教育暑期社会实践团

2022年08月15日  点击:[]

建大团委网讯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理学院赴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党史学习教育暑期社会实践团于8月13日抵达温州市平阳县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纪念园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温州市浙南(平阳)抗日根据地地处温州南部,坐落在南雁荡山境内。现存革命遗迹众多。平阳山门、凤卧一带是该根据地的中心,素有“浙江延安”之称,是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中共闽浙边临时省委与浙江省委的活动中心,是曾山、刘英、粟裕等同志创建的浙南革命根据地之一。

实践团队成员踏过象征着烈士鲜血染红的红旗长廊,走过“北上抗日出征门”,越过门后3组、每组38级的台阶,来到纪念碑广场,在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纪念碑前驻足瞻仰,缅怀先烈的丰功伟绩,感悟革命精神。

图为团队成员穿越红旗长廊

1938年3月18日,活跃在浙南和闽浙边的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闽浙边抗日游击总队后,即由粟裕率领,在此告别父老乡亲远征北上抗日。1996年,当地修建了“北上抗日出征门”以纪念这段历史。门楣上的“北上抗日出征门”7个大字由中央军委原副主席张震题写。

图为团体成员走过“北上抗日出征门”

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纪念碑主碑是2根由钢筋混凝土浇筑而成的外贴黑色花岗岩块的长方形砌体。碑形为双肢合一、向上有力的长方体,象征着红军挺进师与浙南革命力量并肩战斗。主碑周围布置1组高低不同的6根立柱,象征红军挺进师活动过的地区革命力量蓬勃发展。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军委副主席的刘华清为纪念碑题写碑名。

图为团队成员瞻仰纪念碑

平阳是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主要活动地区之一,又是红军奔赴抗日前线的出征地。工农红军挺进师与平阳人民并肩战斗,粉碎了国民党对浙南游击根据地的频繁进攻。

随后团队成员前往闽浙边抗日救亡干部学校旧址,1938年1月,中共闽浙边临时省委在山门小学创办了“抗日救亡干部学校”,红军挺进师、闽浙边临时省委组织部长粟裕兼任校长。抗日干校是当年南方八省十四个革命根据地唯一一所“抗大”式干部学校。在学校旧址的正上方,悬挂着原国防部长张爱萍手书的“闽浙边抗日救亡干部学校旧址”匾额。

图为闵浙边抗日救亡学校旧址

1984年2月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粟裕在北京逝世。遵其遗愿,将部分骨灰敬撒在他当年辛勤工作过的闽浙边抗日救亡干部学校旧址(今平阳县山门镇山门小学校园)。5月上旬,平阳县人民政府在抗日救亡干部学校旧址桂花林中,建立了一座高1.8米、宽0.8米的青石纪念碑,碑上镌刻着“粟裕同志部分骨灰敬撒于此”十二个大字。

图为粟裕将军部分骨灰敬撒处

山门革命烽火,赤胆忠心烈烈。通过本次党史学习教育,团队成员们纷纷表示,要牢记我们党风雨征程的岁月,感念伟大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的英勇精神,努力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士崇德,学史力行,以实际行动奋力投身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的召开。

图文来源:理学院

负责人:苏义湘

关闭

阳光下的土地 共青团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委员会  版权所有@Copyright 2018~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