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大团委网讯东索村革命烈士纪念馆是为纪念1927年大革命时期震惊西北地区的“东索村惨案”中牺牲的革命烈士而建立的,1994年东索村以英战斗的关帝庙为基地修建了革命历史纪念馆和纪念碑。2004年12月,被西安市委党史研究室命名为“党史教育基地”;2019年3月,被西安市机关工委确定为“全市关心下一代红色基因教育基地”

实践团成员在纪念馆前合影
一、赴东索村实地参观调研
2022年7月18日-7月28日,在队长田串组织下,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赴陕西省西安市鄠邑区追寻红色足迹暑期社会实践团成员怀着敬仰的心情参观了东索村革命烈士纪念馆,再一次重温了革命斗争的光辉历程,深切缅怀了革命先辈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做出巨大贡献,这是一次十分有意义的组织生活,一次很有意义的党性教育。馆内收集了很多与革命有关的历史文物和珍贵照片,在先烈生平事迹展览前,大家或低声交流抒发感想,或驻足凝望若有所思;现场还请了一位老同志讲解了一个先烈为革命英勇奋战、流血牺牲的故事,我们眼前仿佛不断涌现未曾经历的那段历史,无不为之动容。我想,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不懈斗争,坚强不屈、坚定不移的革命精神,才会有今天的和谐稳定、繁荣昌盛。

馆内
革命先烈是一面鲜艳的红旗,一座不朽的丰碑。革命纪念馆是一只巨型的花环,寄托了人民对先烈的无尽怀念和绵绵哀思。先烈留给我们的信念与精神,我们不能遗失;革命战争留给我们这个民族的痛苦与思索,我们不能忘怀。时间让革命事迹成为了不朽的历史,多少的忠魂埋骨这块火热的大地上。先烈已逝远,但他们的事迹已铭记在炎黄子孙心中;他们的鲜血已注入中华儿女的血脉;他们的灵魂已筑成中华民族新的长城!在异常艰苦的革命战争年代里,革命先辈们放弃优越的生活条件,抛头颅洒热血,坚定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无论受到何种不公待遇和挫折,仍然坚持为人民的解放事业奋斗终身。无数优秀共产党员以他们的实际行动,做出了光辉的榜样。有人说:人不是活在物质世界里,而是活在精神世界里,活在理想与信念之中。

革命烈士的血手印
二、调研感悟
站在东索村的革命烈士纪念馆中,就好像有股鲜红的血液注入到我的身体。这种革命信念日后将会成为奋发图强的精神动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必须深刻理解和掌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并自觉付诸实践,树立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远大志向。始终坚持讲政治,明确政治方向,站稳政治立场,严守政治纪律,自觉加强党性锻炼,努力做到理论上清醒,政治上坚定,作风上清正,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时刻保持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更好地致力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
现实中我们很多人,每天都重复着平凡的工作和学习,尽管每个人所从事的工作,不一定是自己喜欢的,也不一定是能够实现自己理想的,更不一定能够对社会产生多大的影响。但我们必须尽我们最大的努力,来完成每一项任务,因为我们在这个岗位上,就背负某些人的期望,就应该担负起这个岗位所应承担的责任。

革命英烈永垂不朽
成功固然是每个人心中渴望的,但成功之路大多是坎坷、曲折的,没有人能够随随便便成功。如何正视挫折和失败,才是最关键的。任何事情都有存在两面性,挫折和失败一样能教给我们很多东西。能让我们学会听取别人的劝告、学会独立思考、学会明辨是非;更能磨练我们的意志、锻炼我们能力,激发我们的潜能。当然,面对挫折时真正能够坚持到底的人甚少,但我时常以“功到自然成”告诫自己,成功之前难免有失败,只要能克服困难,坚持不懈地努力,那么,成功就在!
图文来源:机电工程学院
审核:杨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