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育人
您当前的位置是: 网站首页 -- 实践育人 -- 正文

2021“三下乡”:建科学院赴“关于高污染散发类工业建筑对临近环境影响情况的调查研究”暑期实践团正式出征并展开调研

2021年07月26日  点击:[]

建大团委网讯 为充分了解专业特色,强化保护环境意识,营造良好生产环境,为我国工业绿色低碳发展“献智献策”,为早日实现我国“绿色制造”及“双碳”目标做出贡献,7月26日上午,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科学院赴“河南省三门峡等市关于高污染散发类工业建筑对临近环境影响情况的调查研究”暑期实践团正式出征并前往位于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的孙塬水泥有限公司进行实地调研。

孙塬水泥有限公司门口

实践团将调查研究工业建筑环境的室内环境情况与其通风模式,研究建筑室内、厂区内及厂周边环境的温度、湿度、风速、空气质量情况,以期明确工业生产对不同尺度范围环境的影响程度。实践团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此次调研,线下组通过实地考察、问卷、专业数据采集等方式开展工业建筑空气质量在不同尺度环境分布情况研究。本次实地调研选取了三个区域的测点进行专业数据采集,分别是车间内、车间外厂区内以及厂区外。为了保证测量的相对准确性,减少测量误差,线下组成员分为四个小组,在每个观测点的多处区域都进行了测量,并且采用平均测量法,保证客观性,主要测量的数据有温度、湿度、空气质量等。

在确保参观人员安全、同时遵守水泥厂相关规定的前提下,实践团成员首先跟着工作人员参观了水泥厂的各个车间并使用测试仪器对车间内环境的温度、平均风速、PM10、PM2.5和PM1的浓度进行了数据采集,同时对车间内工人进行问卷调查。团队成员根据调研路线确定了四个观测点,分别是原料车间、熟料传送带、粉磨车间和包装车间。整个过程中,水泥厂的工作人员为实践团成员细致讲解了水泥的生产工艺流程及工厂的除尘措施等。车间内工人较少,普遍使用自动化设备进行运作,在易扬尘位置设置了局部排风系统,并通过除尘器净化后排放至大气。

实践团队在参观工厂的各个车间

调研团在采集完车间内数据后,来到了车间外厂区内进行数据采集和问卷分析,选取了厂区空地、办公区、物检室三个观测点。物检室每天会对出厂的水泥进行抽样检测,测试其抗压与抗折程度。为了确保水泥的成型,养护室采用空调通风来维持室内温度恒定在20℃左右,并将成型的水泥浸泡在水中养护来模拟水泥的真实使用场景。

实践团队在厂区内空地测定数据

实践团队在参观物检室

本次调研的目的不只是为了调查水泥厂内环境,还调研了水泥生产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孙塬水泥厂位于耀州区慧塬工业园区,工业区密集布置了大量水泥生产加工企业。实践团在离开孙塬水泥厂后,为明确工业生产对不同尺度范围环境的影响程度,团队成员根据位置依次选取了距离厂区200米左右的加油站、距离厂区2000米左右的孙塬镇上公园、以及距离6500米左右的铜川市耀州区客运站三个观测点进行空气质量测量。

观测点示意图

实践团在整理分析数据后发现,受阴雨天气影响,所有观测点的温湿度都较适宜。在水泥生产车间内粉尘含量均相对较高,其中熟料传送带粉尘含量最高,温度也最高,传送带与原料车之间的落差及传送带的运输产生较多扬尘,传送带周围环境相对密闭,温度较高;原料车间粉尘含量次高,车辆的装载、运输、卸载过程产生大量扬尘;粉磨车间采用了湿式喷淋降尘,粉尘浓度较低;包装车间中水泥包装和运输过程中有扬尘,故粉尘含量也较高。

在车间外厂区内的测点,厂区空地周围无遮挡,风速较高,粉尘含量最低,可能与开阔环境的环境风稀释作用有关;办公区与物检室的温湿度相对适宜,但由于环境较为封闭,通风量不足,导致粉尘含量较高。在厂区外,距离厂区200米左右的加油站粉尘含量相对较高;距离厂区2000米左右的公园车流量少,距离水泥厂较远,粉尘含量低;距离厂区最远的客运站粉尘含量不是最低,可能与车流量有关。

不同观测点测得的粉尘浓度

通过查询数据得知调研当天风向为南风,因此从地理位置可知,工业园区内产生的扬尘对所检测的周围潜在环境影响较小,因此所检测的厂外位置更多受局部环境影响,而非工业园区扬尘扩散。但是通过查询耀州区历史风向数据可知,耀州区每年存在大量的东风、北风及东北风天气,此时耀州区市位于工业园区的下风向,易存在工业园区扬尘被风吹入城市人口密集区的风险,应予以注意。

耀州历史风向统计

至此,实践团的第一站实地调研顺利结束。此次实践活动加深了成员们专业知识学习,强化了保护环境意识,锻炼了实践能力。希望实践团成员在接下来的实践过程中再接再厉,充分发挥专业知识,为我国工业绿色低碳发展“献智献策”!

实践团队在厂前合影留念

关闭

阳光下的土地 共青团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委员会  版权所有@Copyright 2018~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