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大团委网讯 为调查合阳县村镇留守老人生活状况及合阳特产花馍的现状,7月26日,管理学院赴陕西省渭南市合阳县关爱留守老人暑期社会实践团开展了以“走进面花之乡,情暖留守老人”为主题的实践活动。此次走访包括了甘井镇社区服务中心、多位留守老人住所、扶贫搬迁小区——家福社区。渭南市合阳县甘井镇社区服务中心的负责人对于实践团队的到来表示欢迎并进行了接洽。

实践团队与甘井镇社区服务中心负责人的合影
首先,实践团队成员来到了村委会办公室,办公室负责人向实践团队成员介绍了村子留守老人的数量、生活状况以及老人制作花馍的情况。负责人表示:“甘井社区60%的老人会制作花馍,20%的老人精通花馍的制作,花馍是村民结婚生子的主要礼物,具有很强的观赏性,起到沟通促进村民情感的作用。”据悉,村子里国家对于留守老人的政策落实较好,在每年的9月9日重阳节,甘井社区都会举办慰问老人活动。

甘井镇社区服务中心负责人进行讲话
随后,实践团成员拜访了30余位留守老人,并了解了老人们的身体情况、医疗保障程度、生活幸福度、养老方式、娱乐方式、对特色产品花馍的了解程度和建议。在采访的老人之中,大多数老人表示自己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医疗保障较完善,生活幸福度一般,一些老人属于自主养老,另一些老人属于儿女养老,政府对留守老人有政策上的补助,娱乐活动丰富,80%的留守老人了解花馍,20%的留守老人相对不了解。

实践团成员拜访留守老人
其中,实践团有幸拜访到了花馍手艺传承人——杨翠肖老人。杨翠肖老人今年已经八十多岁,从八十年代就开始做花馍,至今已有四五十年,多次参加花馍制作比赛并荣获奖项,也曾代表陕西省出席了首届中国民间艺术高层论坛会。在了解了杨翠肖老人的基本情况后,实践团成员也有幸参观了杨奶奶的制作成品,工艺精美,美轮美奂,花馍形状形态各异,包罗万象。

实践团成员采访杨翠肖老人
最后,实践团成员去到了陕西省扶贫移民搬迁小区——家福社区,并重点对这个社区的其中五户有老人的家庭进行了采访,询问老人在小区的适应情况以及身体情况。并根据老人的回答,了解到甘井镇为了让这些搬进新小区的老人们尽快适应新生活,会组织一些文体活动,比如一起看电影、包饺子等等。
通过此次走访面花之乡甘井村,实践团走进并了解了留守老人的日常生活和制作面花的手艺,在实践中锻炼个人能力,承担青年之责,创新实践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