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育人
您当前的位置是: 网站首页 -- 实践育人 -- 正文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艺术学院赴陕西省西安市、渭南市等地开展“品匠心竹蕴,绘赤梦传承”社会实践活动

2023年08月06日  点击:[]

  建大团委网讯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要求,提倡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022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印发的《“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明确了“十四五”期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作的14项重要任务,对振兴传统工艺的重要意义、总体要求、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提出明确要求。陕西竹编作为传统工艺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它不仅是一门技艺,也是保护环境、推广绿色生态理念的一种表现形式。志同道合的艺术学子们聚集在一起组建了“匠心竹蕴”调研团,在暑期怀着热血开启一场寻找陕西竹编技艺传承人的旅途,听他们讲述光阴的故事,看他们编织生活的色彩。

图为手艺人为成员讲解技巧

图为手艺人编的竹筛货物

  在西安市尚村镇的村庄,团队成员来们到了一对70多岁的竹编夫妻之家。步入庭院,堆叠的竹料、简易的半成品便映入眼帘,鼻尖萦绕的是竹子的清香,耳边充斥的是清脆的蝉鸣,好似穿过的不是农户家门,而是“时光门”,踏入便脱离了外面世界的辛苦追逐,在此间只需静心沉淀,享受自然的风与淳朴的善。爷爷奶奶说在缺衣少食的年代,村子里的人挑着编好的竹编制品走到其他村庄城镇进行粮食交换。粮食是竹编制品换来的,清洗用的是竹筛,上锅蒸用的是竹帘,盛饭用的是竹筒,收纳用的是竹筐……竹制品充斥着大家生活的方方面面,在科学技术的发展下,在塑料制品的全面席卷下,竹制品逐渐退出了人们的视野,竹编匠人也不再活跃,张爷爷打趣的说现在村里会竹编的“年轻人”也都50多岁了。当成员问起对竹编技艺传承的看法时,张爷爷这样回答:“竹编是个好手艺,竹制品也是好东西,在没有塑料之前我们祖祖辈辈用这种没有污染的方式经营生活,现在大家用塑料图个方便,但其实危害很大,还是希望这个手艺能继续传承下去,把咱们中国人对自然的感情传承下去。”

图为手艺人现场展示竹编技法

图为王家竹编制品

  灞桥区孙家沟村,成员们拜访了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白鹿原竹蔑子灯笼技艺传承人王学坤老先生,他们是“竹编世家”,从祖辈到现在家中一直传承着竹编手艺。接受采访的王爷爷和王叔叔笑容爽朗,热情地向同学们介绍着竹篾子灯笼的历史故事。一个简单的小灯笼工艺却不简单,至少包括去青、破竹、晾晒、启篾、匀丝等5个步骤。竹丝材料要求厚薄均匀、粗细一致,在制作竹编手工艺品的过程中需要做到精细,保持充足的耐心和恒心。问及对竹编手艺的想法,王叔叔坦然道:“做这个确实辛苦,也赚不到大钱,但是它是老祖宗留给咱们的宝贝,我们得把它传下去,让年轻人知道还有自然器物的存在,让后代了解先人的智慧。”阳光在指尖跳跃,竹灯笼的影子在空地上随风晃动,或许在以前的时光王家前辈也怀揣着这样的想法在这里将手艺传给后人,在不久的将来,王家爷爷和叔叔将在开设非物质文化传承基地的校园中将接力棒交给新一代年轻人。

图为游客填写调查问卷

  找寻手艺人的脚步仍在继续,匠心竹蕴调研团的同学们一边与匠人们学习技法、了解竹编背后的故事,一边制作调查问卷,从消费者视角了解市场对竹编技艺及相关制品的看法,对竹编产业发展方向进行调查。成员们认真查找相关资料,阅读有关文献,在老师的指导下将理论与实际市场相结合制作调查问卷,选取西安白鹿仓景区作为实体问卷发放地点,了解省内外游客对陕西竹编技艺及竹编制品的看法。有一位带着孩子前来游玩的女士认真做完问卷后向成员们表达了自己对竹编技艺发展的期许:“我常带孩子去商场的手工坊体验一些活动,确实很少见到竹编或其他传统工艺相关的体验项目,希望未来真得可以轻松找到传统工艺体验店,让孩子亲手制作一些简单器具,一方面可以培养动手能力,体验传统文化魅力,另一方面也让孩子明白产品制作不易,使用应当珍惜。”除了发放实体问卷,团队成员还利用网络传播线上问卷欢迎网友们的参与,成员们从一个个选项、一堆堆数据中梳理有效信息,整理大家所喜爱、所期盼的竹编产品类型,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创新设计,同时向手艺人们反馈相关信息,与他们一起开拓竹编新天地。

图为游客填写调查问卷

  此次实践调研在瑟瑟竹声、阵阵蝉鸣中暂时画上了句号,但对竹编的关注、对其未来发展方向的探索仍在进行。同学们用脚步丈量乡村乐土,用目光捕捉精彩非遗,用影像诉说乡村美丽,用文字歌颂艺者辛劳。竹编技艺生于农村、扎根农村,支撑一代又一代匠人生活;匠人们执着坚守、积极进取,传承传统文化,让生活更富裕,让乡村更多彩,让文化更丰富,让国家更自信。此次三下乡活动好比“社会一堂课”,在匠人的讲述中同学们受教育、成思想、作贡献;在乡村大课堂上受激发、长知识、懂思量;在亲身体验中感受传统文化风采,领略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满满的收获激励团队成员在以后时光里用更饱满的精神状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让竹编技艺成为陕西的特色名片,让文化自信在指尖编织缠绕为最美的花。

指导老师:刘玉婷、李绍文







关闭

阳光下的土地 共青团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委员会  版权所有@Copyright 2018~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