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了解关中葫芦,保护及传承非遗文化,2023年7月17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资源工程学院赴西安市碑林区文化馆暑期社会实践团开展了关中葫芦制作活动。
“葫芦福,满关中”,关中葫芦制作是把关中地区民间竹刻、雕刻、烙画、浮雕、绘画、书刻、砑花及造型技艺融合在葫芦上,以雕刻葫芦、镂空葫芦最具特色,利用葫芦的天然形态,巧妙构思,使葫芦的“形美”发挥到极致的一项技艺。

梁先生讲解葫芦刻画
下午16:00,实践团邀请到碑林区文化馆关中葫芦非遗传承人梁平安先生,梁平安结合葫芦上刻画的图案,讲解了党的百年奋斗史,从一大红船开天辟地到新中国诞生改天换地,从改革开放欢天喜地到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号召实践团成员要铭记党的恩情,永远跟党走,实现中国梦。

梁先生为葫芦题字
随后,梁平安结合党的奋斗历程进行葫芦雕刻,实践团成员进行葫芦雕刻上色,完成了延安精神、山丹丹花、井冈山、红船等葫芦作品。随后,梁平安为实践团制作的葫芦题字,为每一个葫芦赋予了不同的艺术“生命”。

未上色的葫芦
梁平安多次提到“非遗文化要根植于人们的喜闻乐见中,显现于时代的主旋律中。”并呼吁实践团成员,要将红色文化与非遗文化相结合,用非遗技艺讲好红色故事,让当代青年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感知来路,增强文化自信。访谈交流环节后,实践团参观梁平安作品展,进一步学习领悟葫芦文化精髓。

采访梁先生
通过本次动手实践,实践团深刻感受到关中葫芦的独特之处,并认识到了传承和保护非遗的重要性。实践团成员纷纷表示,将继续深入调研关中葫芦非遗传承,并引领更多青年保护文化遗产,在祖国大地上发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来稿:资源工程学院赴碑林文化馆暑期社会实践团
摄影:资源工程学院赴碑林文化馆暑期社会实践团
学生负责人:史清钰
审核老师:和郑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