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育人
您当前的位置是: 网站首页 -- 实践育人 -- 正文

寻常烟火巷 花灯初点亮 —— “一带一路”实践团赴陕西省西安市高陵区开展非遗传承调研

2023年07月21日  点击:[]

高陵民间花灯纸扎是陕西省西安市高陵县的传统手工艺品。高陵是一个有着2300余年建县历史的古县,传统佳节春节到来时民间家家有挂花灯,送花灯的习俗。高陵县易有功所传承的花灯纸扎手工艺已有150余年的历史。2023年7月21日,“一带一路”视域下非遗生态体系“点·线·面·体”重构探究社会实践团前往陕西省西安市高陵县探索高陵民间花灯纸扎技艺的魅力。

实践团成员在观赏花灯纸扎展品

实践开始之际,老艺人师傅带领实践团成员参观了已完成的花灯纸扎,并对不同的花灯纸扎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介绍内容不仅包括了不同花灯纸扎的名字,还详细地向实践团成员介绍了不同扎制品的寓意和内涵,令实践团成员听得意犹未尽、思绪万千。

老艺人师傅向实践团成员讲解花灯纸扎制作过程

实践团成员在经过简单的了解后,老艺人师傅向实践团成员讲解了花灯纸扎制作的详细过程:准备油漆,扎骨架,糊纸,纸张处理,上色,搭配装饰。每一步都需要细心的来准备,其中纸张处理是关键一环,要在整个花灯糊完后进行。将密制配方用毛笔涂湿整个灯面,涂完后,经晾晒,整个灯体显得丰满,结实。

老艺人师傅给实践团成员展示曾经的花灯纸扎照片

花灯纸扎通体不用一件现代化材料,原生态,环保,纯手工,材料简便易得,技艺一绝的是每个骨架的连接处都是用麻纸缠的,十分结实耐用。通过老艺人师傅的讲解,实践团成员了解到作为非遗传承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其中经济收入、产权保护和技艺传承一直以来都是非遗传承需要面对的主要问题。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载体是人,但由于传承人年龄大、数量少、地域分散等因素,导致他们的传承能力受到限制。并且许多非遗文化的宣传推广力度不足,公众对非遗的认知度和了解程度较低,这也就限制了非遗文化实现传承和发展的可能性。而在商业化和市场化的大潮下,许多非遗文化也在受到其影响,文化保护和市场经济之间的矛盾也进一步加深,导致非遗传承失去了优秀性和原创性的特征,成为了商品化的旅游景点或纪念品。

老艺人师傅向实践团成员展示成就

历史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历史的血脉。作为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花灯纸扎,它所蕴含的不仅仅是中华之情,更是超越社会变迁、维系情感交融的特殊纽带。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血脉和象征,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中,每一个中华儿女的悉心守护都尤其的重要。在实践过程中,实践团成员通过参观和了解,明白和体会到了传承与发扬非遗的重要性。

实践团与老艺人师傅合影纪念

关闭

阳光下的土地 共青团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委员会  版权所有@Copyright 2018~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