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育人
您当前的位置是: 网站首页 -- 实践育人 -- 正文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机电学院文遗月老实践团2022年暑假赴福建省泉州市调研

2022年08月15日  点击:[]

建大团委网讯 为了推进乡村思想道德建设、促进乡村教育、了解我国古代的海上交通历史,并且在确保实践团人员安全,同时遵守当地疫情防控有关规定的前提下,8月13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百名团员下乡村,科技赋能非遗+”暑期社会实践团来到了福建省泉州市海外交通史博物馆。

图为泉州海交馆

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简称泉州海交馆)是国家一级博物馆,反映着古代海外交通历史,以及由此引发的各种经济、文化交流为主题的海事博物馆。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简称泉州海交馆,是中国唯一以海外交通史为专题的博物馆。本次实践团队走进海交馆体验泉州作为宋元时期世界第一大港“刺桐城”的独特魅力。

泉州海交馆馆内有“泉州古船陈列馆”、“泉州与古代海外交通史陈列馆”、“泉州宗教石刻馆”、“中国舟船世界”、“泉州海交民俗文化陈列馆”等固定陈列展厅。在这些展厅中,分别陈列着不少举世闻名的文物瑰宝,除了一艘国内发现年代最早、体量最大的宋代海船及其大量伴随出土物外,还有数十根木、铁、石古代锚具,数百方宋元伊斯兰教、古基督教、印度教石刻,各个时期的外销陶瓷器,160多艘中国历代各水域的代表性船模,以及数量繁多的反映海外交通民俗文化的器物。

图为海交馆保存的古代船藏品

石刻作为海交馆的首批藏品,此后的六十年里,几代海交馆人多方征集,不断丰富馆藏石刻,目前馆内拥有外来宗教石刻精品400余方,是海交馆十分珍贵的文物。海交馆收藏的古代外来宗教 石刻主要有基督教、印度教和伊斯兰教三大类宗教石刻。基督教石刻(包括天主教石刻)多刻有十字架、天使、莲花、云朵、华盖、幡幢等图案;印度教石刻异域风情浓厚,有印度教神的造像,有印度教寺庙的碑记,还有印度教寺庙建筑构件等。伊斯兰教石刻以墓石为主,也有不少建筑构件。石刻上的文字主要是阿拉伯文,有时与波斯文或汉文并用。这些石刻分别展陈于海交馆的“泉州宗教石刻陈列馆”和“阿拉伯- 波斯人在泉州”陈列馆,长期以来备受中外学者的关注。不同宗教石刻所诠释的文明间对话长久地启迪着我们:中外文化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如今海交馆收藏的数百方宋元伊斯兰教、古基督教、印度教石刻仍在安静地述说着不同文明和平对话与共处的美丽图景。海交馆从航海文物文化及其航海所传播的文化文物标志为基础,描绘出一幅宋元世界第一大港的壮阔画卷。

图为海交馆收藏的基督教石刻

从陈列的船只文物到一座座精美的石碑,从天使相貌的飞天到拥有翅膀的佛像,几大宗教文明在泉州一番土地上交融繁衍。一苇以航,承载着中国文明,瓷器香料的悠悠古船,凝结着大国工匠的智慧结晶与世界大国的风采从刺桐港到世界各地,中国文化在乘风破浪里独特的魅力。陈列在博物馆内的陶器石器早已黯然失色,木船也已腐朽,而“刺桐”二字是中国航海文化深处的禀赋,是古代中国航海繁荣的象征。

经过此行,实践队的队员们队我国古代的航海史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也对我国海上贸易的发展更加重视。队员们将会努力为我国海上贸易做出贡献。

图片及文字来源:机电学院

负责人:刘鹏

关闭

阳光下的土地 共青团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委员会  版权所有@Copyright 2018~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