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育人
您当前的位置是: 网站首页 -- 实践育人 -- 正文

西安建大学子三下乡:赏民俗文化,寻发展前景

2022年08月08日  点击:[]

建大团委网讯(通讯员 张淑敏)为传承民俗传统文化,结合社会当下现状,实现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文学院暑期实践团成员前往石峁遗址,参观石峁遗址古迹,了解当地的传统文化,调查传统文化发展现状与开发利用的情况。

图为实践团于石峁遗址与工作人员合影

石峁遗址位于陕西榆林市神木市高家堡镇石峁村的秃尾河北侧山峁上,地处陕北黄土高原北部边缘。是中国已发现的龙山晚期到早期时期规模最大的城址,属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夏代早期遗存。2019年5月,石峁遗址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图为实践团成员观看石峁遗址纪录片

通过观看石峁遗址的相关记录视频及工作人员的介绍,可以了解到石峁遗址由“皇城台”、内城外城三座基本完整并相对独立的石构城址组成,,其规模远大于年代相近的良渚遗址、陶寺遗址等已知城址,成为已知史前城址中最大的一个。“皇城台”位于内城偏西的中心部位,为一座四面包砌护坡石墙的台城,大致呈方形。内城将“皇城台”包围其中,依山势而建,城墙为高出地面的石砌城墙。虽然经过岁月的洗礼,石峁遗址如今遗留下来的大多是城墙古迹,仍然可以透过一块块厚重的石块感受到曾经皇城的庄严。

图为石峁遗址古迹一角

图为石峁遗址壁画遗迹

浏览了石峁遗迹总体的威严庄重,实践团成员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感受石峁遗址现代化的气息。石峁遗址自1976年发掘以来,经过考古学家多次发掘,发现玉器、石器、壁画、人骨、祭祀台、纺织品等多种文物。遗址的工作人员带实践团参观并讲解遗址的各部分作用,在发掘之后的保护工作并且在进行商业化之后的相关保护工作。

图为石峁遗址工作人员为实践团讲解

石峁遗址依托影视剧的热度,曾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参观。遗址抓住了影视剧这股东风,在不破坏原有遗址文物的前提下,根据“修建如旧”的原则,进行商业化建设,发展文物景区。此后,根据石峁遗址的文物遗址特色和风景特点,大力建设影视剧基地,成为石峁遗址的一大商业特色。

图为石峁遗址开发区一角

登高远眺,能够看到遗址的恢弘与高耸,先辈们也曾站在相同的地方,用双脚丈量脚下的土地,用双手搭建曾经的皇城。穿梭其间,沉浸式感受陕北黄土高原上浓厚的地方特色,深刻体会传统文化在历史中的迁移与沉淀。静下思考,展望将有一座以石峁文化为特色的博物馆在这里拔地而起,在历史中伫立,向来往的人展现自己的骄傲,直到,自己也成为历史的一部分。

图文来源:文学院

审核:史唯

关闭

阳光下的土地 共青团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委员会  版权所有@Copyright 2018~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