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育人
您当前的位置是: 网站首页 -- 实践育人 -- 正文

“扮靓美丽山阳,助力脱贫攻坚”机电工程学院赴商洛市山阳县开展调研活动

2020年08月06日  点击:[]

建大团委网讯 为通过对域内旅游资源全方位、系统化的推广,助力山阳实现以旅游促扶贫脱贫、促经济发展,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继续加强扶贫同扶智、扶志相结合,让脱贫具有可持续内生动力。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赴商洛市山阳县助力脱贫攻坚暑期社会实践团,7月28日前往陕西省商洛市山阳县开展2020年暑期社会实践。

实践团合影

一、问卷调查,明确实地调研方向

为确保社会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并准确获得大众对于山阳县旅游资源的认知情况,实践团成员在前期准备阶段,进行了关于对山阳县旅游资源了解与建议的线上问卷调查,共收集问卷512份。通过对线上问卷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分析,发现山阳县丰富的旅游资源知名度不高。山阳县目前已建成4A级景区2个、3A级景区4个、国家特色小镇1个和中国最美休闲乡村1个,但仅天竺山国家森林公园在外地游客中熟知度较高。基于对问卷数据的分析以及搜集整理的山阳县旅游资源资料,实践团初步明确了此次实践调研的方向,应实地考察山阳县城内景区,为山阳县旅游资源宣传提供有针对性的特色推广方案。

实践团前期线上调查工作

二、交流座谈,了解旅游发展现状

7月30日,为推进落实“扮靓美丽山阳,助力脱贫攻坚”旅游扶贫工作,实践团前往商洛市山阳县文化和旅游局开展交流座谈。山阳县文化和旅游局宣传组组长王芳对实践团的来访交流表示欢迎,并详细介绍了各景区发展情况和现状。她讲到,近年来山阳县紧紧围绕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省级旅游示范县创建,大力发展全域旅游、品质旅游、智慧旅游、活力旅游和品牌旅游。境内已基本形成“一心、两区、一廊”的旅游发展新格局,目前已建成多个旅游景区。但在构建全域发展大格局,全时空旅游产品体系、旅游形象定位和旅游产业改革创新方面,仍需进一步发展。

实践团与山阳县文化和旅游局开展座谈交流

为进一步了解山阳县知名景点——天竺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现状,7月31日上午,实践团成员在与景区运营负责人进行座谈交流时获知,天竺山森林公园作为山阳县乃至商洛市的旅游名片,每年景区游客接待量为10到20万人次,游客量高峰出现在每年4到8月,且湖北籍游客占往年游客总量的60%,2020年由于疫情形势严峻,游客主要来源于省内。在景区宣传方面,主要以线下公交广告、地铁语音等形式为主,抖音等线上宣传途径宣传力度较小。实践团及时对座谈交流了解到情况进行记录,并结合之前对景区游客调研采访形成的游客意见分析,提出适合景区特色的宣传推广方案。

实践团与景区负责人交流座谈

三、实地调研,收集一手游客资料

为获得更为准确的山阳县旅游资源资料,实践团在山阳县展开调研,对山阳县内天竺山国家森林公园、漫川关旅游度假区、月亮洞景区等多个特色鲜明旅游景点的景区住宿、旅游环境、人文风情进行实地考察,沿途记录景区图片、视频等资料,并采访游客对于景区服务工作、环境状况和发展规划等方面的意见,结合周边村镇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发展状况,形成了详细具体的“扮靓美丽山阳,助力脱贫攻坚”山阳县旅游推广方案,为宣传推广山阳县全域旅游、打响旅游扶贫品牌建言献策。

实践团所摄山阳县旅游资源

实践团调研采访天竺山森林公园游客

实践团调研采访月亮洞景区游客

四、直播创新,丰富旅游推广形式

漫川关旅游度假区不同于山阳县内多数自然旅游景区,是集古镇文化、商贸、综合接待、水域休闲、温泉养生、田园观光、乡村体验于一体的综合旅游观光体。分为一心一带五区:古镇核心区,靳家河、金钱河水域休闲带,法官庙田园观光区,前店子旅游综合服务养生区,水码头水上商贸度假区,小河口水上垂钓休闲区和闫家店旅游商贸新区。8月1日,实践团在实地调研漫川关旅游度假区时,通过结合漫川关一心一带五区的古镇特点,探索利用抖音平台,合力开展了“云游漫川”直播活动,配合导游的讲解与实践团成员的介绍,实时直播漫川古镇和漫川人家的美景。

实践团“云游漫川”直播活动

五、加强宣传,助力山阳旅游推广

8月4日,实践团启程返回西安,通过本次实地考察,实践团成员搜集整理了许多第一手资料,为形成山阳旅游资源推广方案打下基础。实践团在调研期间,通过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等宣传平台,和视频拍摄等宣传方式对社会实践工作进行宣传推广。期间,实践团成员利用微博平台创建#遇“建”山阳,只想“建”你#话题,讨论次数36次,阅读次数高达2.7万次。

活动宣传推广

虽然对山阳县旅游资源的实地考察已经结束,但是实践团成员表示后续工作才刚刚展开,要利用好通过调研获取的资料,做好后期相关工作,为山阳县全域旅游发展建言献策,要让本次暑期社会实践变得更有意义,并为山阳县全域旅游资源推广工作继续努力,制定出针对山阳县的特色旅游指南。

关闭

阳光下的土地 共青团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委员会  版权所有@Copyright 2018~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