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大团委网讯(通讯员 丁馨儿 摄影作者 王先俊)为了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脱贫致富奔小康,打好精准扶贫攻坚战,从根本上解决就业扶贫的问题,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赴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乡村振兴调查”暑期社会实践团的六名队员于8月18日在大竹园镇大竹园社区开展了第四天的社会实践活动。

“陕茶一号”品牌
大竹园镇位于汉滨区西南部,总面积64.7平方千米,是汉滨区的主要贫困人口聚集地之一,在汉滨脱贫攻坚战中的地位举足轻重。自全国各地精准扶贫工作实施以来,汉滨区大竹园镇受益良多,其中最值得一提,就是以产业推动区域发展,为脱贫攻坚提供保障。大竹园社区位于大竹园镇的中心地带,铁路运输便利,地理条件优越,土壤肥沃,茶叶产量居于全镇之首,现有民众600余户,贫困户30余户。自从精准扶贫政策实施以来,大竹园社区积极响应中央号召,借鉴外部经验,踊跃尝试,蹚出了一条适应于大竹园社区的脱贫道路,大竹园社区成为了大竹园镇乃至整个汉滨区脱贫致富的典范。

队员体验茶文化
大竹园镇的银峰茶在清朝曾作为贡品茶而名扬天下,全镇茶园3800亩,年产茶叶30万公斤,产值280万元。境内山清水秀,绿树成荫,气候宜人,景色迷人。蒿坪河水清澈潺潺,绵延百里与省内最大人工湖——瀛湖相通,生态环境良好,自然景观秀丽。以茶、桑为主导产业的大竹园镇坚持因地制宜,不断扩大茶、桑种植面积,发展可持续产业,不仅为周边居民提供更多岗位,从实际解决了贫困人口就业问题,而且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从根本为扶贫工作注入了活力。
期间,团队成员走访了茶产业公司——东旭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东旭公司成立于2014年,在大竹园镜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发展山林经济,让荒废的田地有效变成经济林果园,公司法人单林江仔细调研分析,下定决心,利用天然富硒带的有利优势,自筹资金500余万元, 在镇内大竹园社区、粮茶村、一联村流转土地600亩,开始整地开带建修标准化高效密植茶园,选择优良品种“饺茶号” ,严格按照林业部的技术要求,打造生态绿色茶园基地,经过几年的经心管护,茶园于2017年开园采摘,初见成效。

公司负责人为队员讲解制茶工艺
几年来,公司累计带动农户869户增收,其中带动贫困户267户803人,198户贫困户已脱贫,人均年增收2560元。公司以安康富硒茶“陕茶1号”品牌为主,茶园内点缀花果,打造十里茶花长廊,让青山绿山变成金山银山,坚持茶旅融合,一、二三产业结合,以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为裁体,以科技创新为动力,积极推广先进技术、标准化建园、设施化配套、精细化加工、品牌化战略,最终打造成为四季有花、茶花飘香、茶旅融合的生态观光农业示范园,带动区域内的贫因户脱贫,农民增收致富。

队员与茶公司负责人合影
通过一天的考察,团员们不仅看到了产业扶贫的优异成果,更体会到了打好扶贫攻坚战的不易,当地产业要想更好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宣传,更需要经营者在传统运营模式上进行创新,为产业注入新的生命力。扶贫攻坚,乡村振兴,我们仍旧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