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大团委网讯(通讯员 付昱佳 朱沫宣 罗庭君)为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融通古今,连接中外,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在提升向东开放水平的同时加快详细步伐,助推内陆沿边地区由对外开放的边缘迈向前沿。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南北分行,符号如一”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于2019年8月10日至8月13日分为南北两地区到达各地古建筑进行了相关调查了解。
建筑起源于人的居住需要,因而民居几乎是和人类的文明同时发展起来的,它是历史最悠久,范围最广泛形式,最多样最基本的建筑形式是宫殿寺庙等建筑类型的基础和源泉,民居作为凝和朴素的安居之所既满足了人的居住功能的需要,又具有一定的精神意义,它所形成的文化功能与氛围总是与家联系在一起,让人的生活和精神得到休憩与寄托。


为保障活动的顺利实施,北方组同学于8月10日到达西安钟鼓楼附近,对当地建筑风格及建筑特点进行实地调查,活动内容包括游览景区建筑,进行相关历史资料查阅,对当地居民进行采访等几个方面,由内而外了解北方特色文化建筑;同时,南方组同学于8月12日分别奔赴天津,广州等地进行相关调研,调研分为厚重实体的牵制,架构性能的牵制,采暖设施的牵制等因素对建筑的影响。从多方面进行调研,更有利于我们得到准确有效的调查结果。


在本次社会实践中,我们了解到造成南北方建筑差异的原因有如下几点:
1.南方温暖湿润,北方寒冷干燥
2.中国北方地区多处于中温带,气候比较寒冷,居民需要充足的日照,因此,正房都力求坐北朝南,宅院的内部构成也多为离散型。纬度越高,气温越低,用地就越宽松,这种离散式的程度越明显。寒冷的气候还要求建筑拥有厚重的墙体和厚重的屋顶,使得建筑实体十分笨重而不便于凹进凸出。建筑空间受到实体的严格枷锁,不得不呈现规整的形体
3.相反,南方气候炎热,居民建筑的墙体和屋顶都可以做的单薄轻巧,建筑空间处于较主动的地位,可以自由的伸缩,凹凸,方便的展延,通透。
4.中国北方平原与高原分布广泛,人口密度比较稀疏,因此,聚落与建筑选址经常设在平坦的地段。大多数属于平原型的构成,地段的宽松和地形的平整,为北方村落和宅院的规整布局提供了有利条件和基础,因此,同一地区的乡土建筑形式十分统一。
5.南北建筑风格样式的差异还缘于南北居民的文化习俗,喜好和审美观念具有一定的差异。南方受多种因素共同作用而显得繁杂自由,北方表现在规整,简单,一致,由于人文传统不同,还导致二者在建筑装饰上出现许多差异,南方的装饰比较抽象,这就是所谓的“南繁北简”和“南奢北普”的装饰特征。


本次调研活动虽然只有短暂的三天时间,但带给了我们深刻的体会:从建筑的起源,中国居民南方建筑的差异,以及南北方宗教的差异等多种建筑文化,可以感受出中国建筑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正是中国南北间建筑的多种差异,才构成了中国建筑文化的多样性,体现出中国文化内涵的丰富性。来自各地的调研也带给了我们难忘的体会和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