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育人
您当前的位置是: 网站首页 -- 实践育人 -- 正文

土木工程学院赴延安暑假实践活动

2019年08月13日  点击:[]


建大团委网讯(通讯员 燕世茂 摄影作者 张炜翔)在忙碌而又充实的暑期中,建大土木学院赴延安社会实践小队来到了革命圣地延安,在这里他们将跨过历史长河,一起探寻革命时期延安人民的生活。

7月24日下午,小队来到延安革命纪念馆,一边是纪念馆里陈列的许多历史遗物,一边则是讲解员生动聆听的声音,他们跟随着游客的脚步,慢慢的走进了那个红色岁月。

 历史遗物

桌子上摆放着,眼镜,剃须刀,闹钟,老布鞋等一些常用的生活用品。抛开那个年代的历史重大事件,小队通过那些伟人们平时的生活足迹来侧面反映那个历史时期的生活状况和历史意义。这些物品不仅反映了那个年代的条件艰苦,是中国革命成功道路上的真实写照,对于我们当代人来说,更是多了一份难得的朴素。看到这里,其中一名队员不禁感慨,我们的生活是如此的来之不易。

走到下一个展厅,小队一行人来到了延安新市场,市场里有小饭馆,油坊,面坊,布店及一些小村民的家。黄土筑起来的小平房,青色的小瓦片。他们不禁想到在这陕北的黄土高原,竟有这样一番生机。它孕育了黄土上的人民,孕育了共产党,更是孕育了新中国的伟大成立。我们的对面一边观赏,一边查找着关于这片土地的资料,去还原那个真实的世界。

 后来,小队的队长带领着队员们去参观那些有着重要历史作用的书信。书信文字工整,上面的每一句话都可以看出革命志士的一腔热血与心中坚守的社会主义。让我们看到了那个年代的人是如此的纯粹,如此的认真。这需要我们这些当代大学生去学习,化解我们1浮躁的心理。也是这些文件,让我们有了历史的考证,看着一个个历史事件的文稿真实的摆放在眼前,有种不可诉说的感觉,如此的神圣和不可思议。在队长的带领下,他们梳理了从红军来到延安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历史事件,走过一个又一个展馆,领略红色文化。

通过这次活动,他们了解了红军在延安的生活状况和那个历史时期的大背景。看到了历史事件的真实性。并将这些历史事件整理好,不断的从中感受红色文化,对精神进行一次又一次的洗礼。


关闭

阳光下的土地 共青团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委员会  版权所有@Copyright 2018~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