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大团委网讯(通讯员 张飞岳)为进一步探索三线建设时期相关史料,还原三线建设中我校师生相关历史,7月31日,实践团一行师生6人,前往攀枝花三线建设博物馆进行实地调研。
实践团参观攀枝花三线建设博物馆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的工业、国防工业等绝大部分都分布在东北、华北一带。随着国际形势的演变,我国周边局势越发严峻。随着中苏关系的进一步恶化,两国长达7300公里的边境线,出现了空前的紧张局势。美国第七舰队公然进入我台湾海峡,挟迫我国周边国家签订条约,结成反华联盟,并在这些地区建立军事基地,对我国东、南部形成一个半圆形的包围圈。印度、日本、韩国等国对我国也持敌对态度。
1964年8月,国家建委召开一、二线搬迁会议,提出要大分散、小集中,少数国防尖端项目要“靠山、分散、隐蔽”,有的还要进洞(简称山、散、洞)。至此,三线建设宣告拉开帷幕。1965年7月8日,学校安排冶金系75名教师和2名科级干部,放下教学科研任务奔赴四川西昌工作,为攀钢建设贡献青春和力量。
珍贵的三线建设时期历史资料
三线建设是一种发展封闭的内向型经济。国家是惟一的投资主体,所有制结构是单一的国有经济,调节机构是国家计划和行政命令,动力是单一的精神动员,格局是依靠国内自有资金、自有资源。党和政府一声令下,几百万建设大军就浩浩荡荡地向西部转移,一大批工厂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就纷纷内迁,一批批建设物资就源源不断地调往三线。三线建设改善了我国生产力布局,为中西部发展奠定了工业化基础,成功地在我国战略后方建设起比较完整的国防工业基地,极大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带动了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为我国的国防安全和基础工业建设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三线建设者是中华民族最优秀的群体,是共和国非常时期的民族脊梁,三线建设所形成的“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三线精神,将永远成为我们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动力。”
合影
审核老师 康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