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大团委网讯(通讯员 张飞岳 摄影作者 温升杰 张飞岳)为进一步探索援攀教师真实史料,还原三线建设建大冶金人相关历史,7月30日,实践团对援攀老教师阎世贵进行了采访,并在攀枝花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档案馆、攀枝花钢铁研究院档案馆进行了资料查询。
阎世贵老师接受实践团采访
“看着攀枝花五十年来的变化,作为攀枝花的建设者,我无疑是自豪的。”阎世贵老师对实践团成员说道。
阎世贵老师讲述故事
了解到学校的历史变迁,阎世贵老师说:“我在1958年从太原钢铁学院毕业后,就去了西安冶金建筑学院,直到调来西南,我也算得上是一个老职工了。当时我一个月是领40块钱,在学校组织并协助着建了几座实验室。”时间久远,但阎老师对自己的建大生涯依然刻骨铭心,“1965年啊,我就和所有冶金系的老师们,一同到了西昌,来了之后边盖房、边生活、边科研。我们一同想办法炼钢、炼铁,是名副其实的‘生产在一线’。1970年攀钢高炉出铁,那种自豪感是一般人想象不到的。”
面对实践团问到接到国家调令时自己的感受,阎老师说道:“毛主席的号召,我们是坚决拥护的。哪里有困难就往哪里去,青年就该如此。国家有困难所以才去建设,要不然从哪里来的‘困难’。就是刚来的时候每天去金沙江提水喝,要是天黑了去,路有点不太好走。”阎老师轻松的话语中,却让实践团成员感受到那个年代不一样的艰辛。老一辈建大冶金人的精神,在当今实在是难能可贵。
那您来攀枝花这么多年的感受呢?阎老师只说了很简单几句话:“攀枝花没有白来,我们这些老师和职工,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啊。我主要负责炼铁,做不锈钢。我做的金属化球团相关项目,是在冶金部获了奖的。我很自豪我是有贡献的。”
“金沙激流归大海,
钒钛相伴恋旧情。
山环水绕无双地,
百万大禹修花城。”
阎世贵老师当场书写诗句,力透纸背
阎老师说自己一直在练书法,立刻想到将自己以前作的这首诗写下来赠与实践团一行。行云流水的四句诗,却囊括了他在攀枝花五十余年的所见所闻。
阎老师也对我们做了一些寄语,“我希望你们现在的大学生,不要只去享受,对社会对国家没有贡献,以后你们老了那是会吃苦的,没有一些经历,老了也会感到乏味无趣。现在国家形势这么好,更需要更深层次的人才,去提高产品的质量,你们一定要努力、自强。”
实践团成员刘雪纯说道:“阎老身上透露的那股岁月静好的气息在我们和他交流之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他的话很朴实,也很实在。他自言一辈子并未担任过行政职位,只是一名普通的工程师,但是很开心自己可以把自己毕生所学用在祖国钢铁建设事业上。就是这么一个一个的前辈们用自己的青春去建设着攀枝花钢厂,用自己的热血去浇灌着攀枝花这片土地,亦用自己的一生去为祖国的钢铁事业奉献着。吾辈应当学习前辈们身上那份无私奉献、不计得失的精神,让三线精神永存!”
30日下午,实践团一行又来到了攀枝花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档案馆、攀枝花钢铁研究院档案馆进行资料查询。
攀钢档案馆黄馆长向实践团介绍档案情况
实践团查阅援攀老师资料
攀枝花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档案馆的黄馆长亲自接待了实践团,经过对已有资料的再度挖掘,以及聂仲清老师、阎世贵老师为实践团提供的相关线索,实践团成员最终获取了涉及十余位援攀老师的五十余页相关史证。部分资料已有半个世纪的历史,但档案馆依然将其保管得相当完好,并建立了信息化的检索系统。实践团成员小心翼翼地翻看着历史资料,却在这薄薄的纸页中,更加感受到老一辈建大冶金人深深的决心。
合影留念
老一辈建大冶金人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响应党中央的号召,从条件优越的西安、院校奔赴偏僻、荒凉、落后的大西南,来到祖国内地的深山峡谷中,住油毛毡棚、“干打垒”房,雨天外面大雨、棚内小雨,晴天外面太阳灸烤、棚内热气袭人。在那特殊年代,生活物资十分匮乏,大家忍饥挨饿,风餐露宿,一年四季,顶烈日、战严寒,战天斗地。为国家三线建设,他们长期扎根攀枝花,“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他们用自己宝贵的年华浇灌出了奉献精神的真谛。当代青年,也应有如此精神。
审核老师 康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