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关于开展2019年我校大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西建大团发〔2019〕10号)文件安排,2019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拟立项3-5个校级特别支持团队,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招募对象
我校全日制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均可组队参加,每人限参加一个团队,支持和鼓励专业教师参与实践活动,支持和鼓励跨年级、跨专业、跨学院组队。
二、选题方向
校级特别支持团队设立以下5个项目类型,申报团队可结合自身优势任选其一组队申报,题目自拟。
1.“一带一路”调研团
深刻领会习总书记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融通古今、连接中外,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将构筑新一轮对外开放的“一体两翼”,在提升向东开放水平的同时加快向西开放步伐,助推内陆沿边地区由对外开放的边缘迈向前沿。鼓励学生围绕“一带一路”主题,各专业找准与“一带一路”的契合点,设计可行性方案,开展专项实践活动。
(1)“一带一路”建筑文化调研。鼓励相关专业的实践团队结合学科优势,利用所学知识找准切入点,对“一带一路”建筑文化的变迁进行深入的实践调研,并分析整理出相应的文献资料为今后建筑行业的发展提供可靠的依据。
(2)“一带一路”沿线人居环境调研。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一系列重要指示,是新时代做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的科学指南和根本遵循,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任务,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已经迫在眉睫,鼓励实践队伍结合我校专业优势,对“一带一路”沿线人居环境的变迁进行系统的分析、整理,了解、掌握人类聚居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从而更好地建设符合于人类理想的聚居环境。
2、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帮扶团
(1)精准扶贫。鼓励广大学子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我国贫困地区的发展现状,通过与群众交谈、实地走访等,了解近年来中央扶贫政策在改善贫困地区的人民生活上的杰出成果。结合专业特点,在我校重点扶贫的洛南县、丹凤县等地开展教育扶贫、智力扶贫和科技扶贫等志愿服务活动,助力当地打赢脱贫攻坚战。
结合专业特色,在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中贡献我校学子青春力量,鼓励学生跨专业联合组队,深入基础薄弱、资源匮乏的乡村展开精准帮扶实践活动,重点赴学校扶贫工作对口单位洛南县、丹凤县等地开展教育扶贫、产业扶贫、公益扶贫、农业扶贫、科技扶贫等相关志愿服务活动,助力乡村文化、教育、产业、环境发展,为农村居民迈入全面小康生活和实现乡村振兴做出积极贡献。
(2)乡村振兴。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鼓励专业教师和学生组成的实践团队,到相关县域与当地农业部门或农广校合作,开展农技人员培训、农业科普讲座、先进农技推广、为农民提供“田间地头”的生产实践指导等服务活动。
(3)“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深入开展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的“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推动创新创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创新创业实践与乡村振兴战略、精准扶贫脱贫相结合,鼓励学生走近革命老区、贫困地区,接受思想洗礼、学习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通过开展青年乡村创客沙龙、乡村社会发展调研等,将青年学子的智力、技术和项目资源辐射到广大农村地区,利用创新创业项目对接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助力精准扶贫脱贫和乡村振兴。
3.人物寻访实践团
(1)寻访老兵故事,宣传革命精神。以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为契机,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国革命根据地、获得相关部门批准的部队营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基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区等地参观、学习、调研,访谈老红军、革命先辈、部队光荣事迹经历者,形成口述历史报告。通过实践活动,学习革命精神、接受革命洗礼,加深对于抗日战争历史的理解,增强青年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实践过程中,探求革命精神的传承方式与时代意义,形成有价值的报告,实现精神传承。
(2)寻访杰出校友,助力学子成长。鼓励学生能够利用此专项社会实践,走访我校各地杰出校友,从校友的个人发展经历与社会发展领域中借鉴学习,学习校友扎根基层、艰苦奋斗的人生历程与成长梦想,形成校友传记及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树立个人志向和发展方向,也由此获得一定的社会资源和发展平台。
(3)“传承发扬五四精神·做新时代有为青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深情寄语新时代青年要树立远大理想、热爱伟大祖国、担当时代责任、勇于砥砺奋斗、练就过硬本领、锤炼品德修为。鼓励实践团队通过走访调研等形式挖掘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时代价值和中国青年运动的光辉历史,通过寻访采访等形式了解不同历史时期青年典型的人生经历和先进事迹,激发当代青年学生传承发扬五四精神,争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4.美丽中国实践团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相关专业可组建团队,围绕农村生态环境、水资源保护、海绵城市等问题展开深入的调查研究,提出工作建议。
5.“创新创业”实践团
引导学生利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历史机遇,抓住“科技育人、创新驱动”的主线,开展多渠道多形式的实习实训、创业实践、学术交流、科创赛事等活动。全力集中开展“挑战杯”科技创新项目和暑期科研实践活动、实践创新训练等,积极提倡广大学生结合专业特色,发挥学科优势,开展各类专业实习、课程调研、项目攻关等科技创新类实践活动,服务社会。引导学生向梦想冲刺,就要把握时代的潮流、善于发现并解决问题、创造开拓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备战“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项目,可参考“挑战杯”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哲学社会科学类部分选题。
三、经费支持
实践经费采用学校、学院、学生三方共担,校团委为每个团队提供不超出8000元的经费支持,不足部分由学院和学生自筹。项目获准立项后,实践团队先行垫付,按照要求开展实践活动,开学后经评审答辩合格,提供符合财务报销要求的票据进行报销。经费实行限额实报实销,所花经费不足8000元的,按照实际花费报销;超过8000元的部分,由团队自筹。
四、立项要求
本年度拟在以上项目类型中择优各支持1支团队(可空缺),最多立项5支团队,立项团队需达到以下要求:
1. 团队名称:名称规范,能反映本团队实践内容。
2. 指导教师:指导教师1-2名;具备研究生学历,讲师以上职称;具有指导该项目的专业知识结构或者工作经历,能全程参与团队实践过程。
3. 实践成员:团队成员8-12名,必要时可以增加;具有从事实践内容相关的专业知识背景,原则上须为跨学院组队;鼓励本硕博联合组队。
4. 实践天数:不少于10天,日程安排合理。
5. 实践内容:设计合理,调研类项目计划周密,提纲科学,样本足量;成果类项目实施方案具体可行。
6. 经费预算:预算合理,节约。
7.组宣能力:团队成员具有一定组织宣传能力功底和经验。
8. 预期成果:预期成果明确,可行,可信;实现预期成果的(技术)路线清晰。
五、结题要求
项目完成后,校团委组织相关人员进行结题答辩,结题要求如下:
1. 实践材料:实践手续齐全、材料规范。
2. 实践内容:调研类计划科学,提纲规范,样本足量;成果类实施方案具体可行。
3. 活动效果:实践活动受到当地群众和政府的好评,附有实践情况的证明材料;宣传效果显著,且满足以下要求:
(1)实践期间,成员撰写实践日记,通过自媒体每天发表实践动态;
(2)实践期间或者结束后在校级媒体发表2篇以上新闻报道;
(3)争取在省级以上媒体或者在“三下乡”官网发表1篇以上新闻稿;或者受到市级以上媒体采访报道;
(4)提供能够反映实践具体内容的典型照片不少于20张。
4. 实践成果:调研报告类项目,要求报告内容丰富,数据详实,撰写规范,提出的建议或者研究结论可行,撰写高质量论文1篇以上;成果类项目,要求成果(设计图纸、宣传片)得到当地采纳或者认可。
六、组织形式
采取队长负责制,由拟担任队长的同学负责组建队伍,联系指导教师,撰写申请材料;队长所在学院团委(团总支)负责指导,团队获得荣誉可计入该学院年终考核计分体系。
七、工作安排
1.项目申报
申报团队需填写《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9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项目申报书》,并于6月25日前将电子版发送至校团委邮箱xjdtw@xauat.edu.cn,纸质版送至雁塔校区2栋学生公寓西侧132室。校团委在团队出发前为中标团队发放社会实践介绍信。
2.立项评审(6月下旬)
校团委组建包括专业教师、共青团干部、学生代表在内的评审小组进行项目立项评审。
3.实践培训 (7月初)
校团委组织各立项团队进行关于实践流程、财务报销、安全急救等方面的培训。
4.实践开展 (7月-8月)
各实践团队在暑假期间根据实践计划如实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并做好活动资料的整理报送与安全情况报备等工作,具体要求另行通知。
5.结题答辩(9月)
实践结束后,各团队及时总结梳理实践成果,准备结题答辩。校团委安排评审小组对特别支持团队进行结题评审,对达到考核要求的团队进行经费支持!
联系人:张磊
联系方式:029-82202841
电子邮箱:xjdtw@xauat.edu.cn
共青团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委员会
二〇一九年六月十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