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是: 网站首页 -- 学生活动 -- 学院动态 -- 正文

建筑学院“青马工程”大学生骨干培训班开展“学习建筑师风采弘扬科学家精神”中建西北院院士馆探访主题教育活动

2024年02月07日 建筑学院 点击:[]

活动合影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大力弘扬以“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为内核的科学家精神,2024年1月11日,建筑学院团委组织团员青年前往中建西北院院士馆,与中建西北院科技发展部、华夏院共同开展了“学习建筑师风采 弘扬科学家精神”中建西北院院士馆探访主题教育活动。建筑学院团委书记安怡、团委委员赵逸白、团干部及团员青年共计30余人参加了本次活动。通过参观与交流,团员青年们了解了建筑行业的发展历程,深刻感受到了张锦秋院士以自己的建筑人生诠释着具有鲜明文化气质的新时期科学家精神。

中建西北院院士馆是中国科协、教育部、科技部、国务院国资委、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防科工局等认定的“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该馆简述张锦秋院士的建筑人生,重点介绍张院士的建筑思想和经典作品--华清宫文化广场、陕西历史博物馆、三唐工程、大雁塔南广场、曲江遗址公园及大唐芙蓉园等,展示张院士的部分手绘稿和获奖证书,记录张院士的历史时刻。

院士馆入口

院士馆内部

参观学习

我校校友,建筑学院2004级建筑学专业、主创建筑师范小烨为大家带来了精彩的讲解。团员青年们首先对“华夏院三十周年回顾展”进行了参观学习。华夏院成立30周年作品展以时间为轴,分为三个阶段展示华夏院的经典作品,诠释华夏院的发展历程。

华夏院回顾展参观学习

随后,团员青年们进入中建西北院院士馆参观,通过观看学习模型、手稿、照片等多种方式,在场的每一位青年深入了解了张锦秋的建筑人生,以及中建西北院七十多年来的蝶变风采。团员青年们在参观与交流的过程中,感受到了中国优秀建筑师们始终坚持对中华优秀传统建筑智慧的继承与创新,体会到了以“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为内核的科学家精神,为团员青年提供了学习的榜样和发展的方向。

张锦秋院士馆参观学习

参观学习结束后,大家纷纷表示,学习张锦秋院士的事迹,加深了团员青年对科学家精神的领悟。作为青年要不断发扬以爱国主义为底色、以创新发展为配色、以奉献精神为主色的科学家精神,立足时代需要,打好专业基础、提高专业本领。

结束合影

学习感悟

城规2202团支部贾骐好:

参观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研究院院士馆是一个让我深受启发和感动的经历。展馆通过多元手段诠释了张锦秋建筑人生里鲜明的科学家精神。

在这里,我看到了张锦秋院士作为科学家的坚定信念和执着追求,以及她对科学家精神的深刻理解和实践。她的作品不仅是建筑,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一种科学精神的体现。张锦秋院士用她的作品,向我们展示了科学家精神在实际建筑设计中的应用,让我们明白,科学不仅是理论,更是实践,是对社会的贡献。

建筑2102团支部蔡婉婷:

今天在老师和04级学姐的带领下参观了中建西北院张锦秋院士馆。学姐给我们介绍了中建西北院从1993年到2023年的经典建筑设计作品。随后,学姐为我们讲解了张院士建筑生涯四个阶段的设计项目及特点。整个过程我们收货了许多干货知识,内心深处也对张院士展现出的科学家精神产生了深深的敬意,对今后的发展方向有了更清晰的认知。

建筑2102团支部薛佳玲:

张锦秋院士在中国建筑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研究、传承、创新、发展上有极大极高的贡献。今天早上我们在04级学姐的带领下,集体参观了中建西北院张锦秋院士馆。在许许多多的项目介绍中,我收获的不仅有沉甸甸的知识,还有心中不变的,对中国建筑行业前辈大师们的崇高敬意。

建筑2104团支部裴艺炜:

中国建筑优秀传统文化保护、研究传承、创新、发展是一个永远处于进行时的事业、需要仁人志士世世代代地进行下去。

张锦秋院士以自己的建筑人生诠释着具有鲜明文化气质的新时期科学家精神,用自己的奉献诠释着中国建筑人的科学家精神。我们应向张锦秋院士致敬学习,传递中国建筑人科学家精神的火把,为中国的建筑行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开展实践体验”、“激发建功立业”,是团中央印发的《关于面向广大团员和青年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通知》的明确要求。下一步,建筑学院团委将继续紧扣主题教育相关指导意见与要求,全方位、多角度开展青年骨干理论学习、交流研讨、实践体验等活动,进一步教育和引导团员青年们崇尚科学、尊重科学,为建设科技强国贡献青年力量。

关闭

阳光下的土地 共青团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委员会  版权所有@Copyright 2018~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