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是: 网站首页 -- 学生活动 -- 学院动态 -- 正文

管理学院学子在第十四届“挑战杯”陕汽集团陕西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斩获佳绩

2023年06月04日  点击:[]

5月20日下午,由团省委、省委教育工委、省科技厅、省科协、省社会科学院、省学联、西咸新区管委会共同主办,长安大学承办的第十四届“挑战杯”陕汽集团陕西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落下帷幕。我院师生在此次竞赛中荣获省级特等奖2项,充分展现了我院师生坚定创新自信、勇攀科技高峰的精神风貌,敢想敢为、善作善成的担当风采。

图一第十四届“挑战杯”


图二团队风采展示

管理学院获奖名单

项目名称

跨越“数字鸿沟”·洞察“数字机遇”·转化“数字产能”——基于陕西省六市十县农民数字素养的调查研究

“秦家女子裁烟柳”:农村妇女传统手工艺现状调查及创新发展策略研究——基于陕西省107个区县

获奖情况

特等奖

特等奖

团队成员

蔡宇虹、李婷、毛书惠、蔡业格、杨珊珊、任晨璐、武雨萌

韩倩、周美君、张瑾、杨嘉雨、陈宝健、贠嘉琪、侯一彤、李滈荷

指导老师

兰峰、周玉琳、周琳


王明虎、柴康、兰峰



图三调查研究

本研究以乡村的数字经济发展为主要关注点,聚焦了建设数字化现代乡村的重点。探索性多学科融合的农民数字素养水平评估指标体系,以陕西省主要区域进行问卷调查与实地访谈,了解了当前农民数字素养、数字经济参与等数字现状与需求。研究发现目前以陕西农村为代表的一众乡村中数字素养普及率低,技术流通缓慢,农村基层推动普及数字素养专业人才稀缺;极大多数农民们数字素养水平较低,且对数字素养认知较少,数字信息接受能力低,对新事物学习性弱。在数字素养培训方面,仍存在有数字培训不接地气、针对农村农业农民的应用软件少、农民对数字农业软件功能使用不深入以及最主要的村民意识守旧的问题。根据调研结果,构建“数字素养教育一数字素养一数字经济参与”的行为逻辑框架,全面分析农民数字素养发展的价值内涵,生成逻辑和内在要求,进而创新性提出农民数字素养提升多维呈现模式。力图以本研究为基础,为跨越城乡居民之间数字的鸿沟,从而发展乡村包容性经济,加速乡村经济文化产业迭代升级,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取得更多进步与成功。

图四农村妇女手工艺调研

农村妇女手工艺有着浓厚的历史底蕴和非凡的文化价值,是传统文化的宝贵财产,更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体现。依托于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和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陕西省妇女手工艺正处于蓬勃发展时期,行业市场规模日益变大。

为探索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妇女手工艺创新发展策略,团队选择陕西省107个区县作为产业全局性的研究范围,并根据反馈得到的107个区县农村妇女手工艺产业现状数据,筛选出87个拥有手工艺专业合作社或基地的传统村落着重进行调研与访谈,从技术层面对陕西省妇女手工艺发展局限性及成因进行分析,从社会层面提出对陕西省妇女手工艺发展路径的对策和农村妇女手工艺发展新模式推广的建议。

团队致力于为就业创业困难的农村妇女提出陕西省农村妇女手工艺发展的痛点难点,为陕西省手工艺的传承与发展献计献策,挖掘和整合农村妇女手工艺资源,做大做强陕西省特色手工艺产业,促进和增加农村妇女就业与收入,组织动员妇女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贡献巾帼力量,助力乡村振兴。

“挑战杯”竞赛被誉为当代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奥林匹克”盛会,是我国大学生科技创新类最高水平的赛事。我院高度重视“挑战杯”备赛工作,组织实施院级竞赛选拔、项目立项培育、反复论证培训等系列备赛参赛工作,邀请专家评委,围绕作品文本撰写、PPT制作等内容进行阶段性指导。在本届“挑战杯”校赛阶段,我院共获奖16项,其中特等奖2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8项,其中2项作品被遴选参加省赛,学院获评为校级“优秀组织单位”。我院将继续引导广大学生努力培育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积极营造大学生科技创新氛围,不断提高我院学生综合能力水平,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青春力量!



关闭

阳光下的土地 共青团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委员会  版权所有@Copyright 2018~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