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大团委网讯 榜样是茫茫大海中直立的灯塔,为你指正航向榜样是幽深森林中飘扬的旗帜,助你拨开云雾榜样是追梦路上坚定不移的信念,给予你奋斗的力量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有榜样,才有目标。第六期的“选树身边典型,激发奋进力量”如约而至!今天我们将采访两位优秀的师兄有关科研、竞赛方面的心得体会,一起来看看吧!

2019级博士研究生谭政
个人成果
主要研究方向:组合结构抗连续倒塌性能分析
科研、竞赛经历:
1.共发表4篇论文,包括3篇SCI和1篇EI,分别发表在《Engineering Structures》,《Steel and Composite Structures》,《Journal of Building Engineering》和《建筑结构学报》等期刊上发表。
代表性成果
论文:
1.《Engineering Structures》发表《Quantitative assessment of resistant contributions of two-bay beams with unequal spans》;
2.《Steel and Composite Structures》发表《Collapse-resistant performance of asingle-story frame assembly and multi-story sub-frame under an internal column-removal scenario》;
3.《Journal of Building Engineering》发表《Numerical study on collapse-resistant performance of multi-story composite frames under a column removal scenario》;
4.《建筑结构学报》发表《多层组合框架子结构抗倒塌性能研究及提升策略》。
采访实用干货
Q1.您认为自己能获得这么多优秀的成就,与哪些因素密不可分?
A1.博士期间取得的一点成绩主要和这些年养成自律的习惯以及导师的悉心培养密不可分。
Q2.优秀的人都会对自己有规划,在读博士的时候是怎么规划的?
A2.设立时间节点,比如什么时候开题,中期考核以及具体几年博士毕业。有了时间规划才能促使你去完成,步步为营。接下来就是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的开展具体工作了。此外需要给自己留出一点休息时间,比如一周打1-2次球,2周出去聚餐一次,保持适合自己的节奏。总结就两个字“规律”。
Q3.您发表过这么多文章,在发表论文的时候怎么找到创新点?从准备到发表论文中间有哪些阶段?
A3.寻找创新点的前提是需要大量阅读文献,以保证自己可以清晰的了解自己课题方向的研究现状。具体主要有以下几个路径:(1)阅读高质量期刊的最新论文,有助于打开你的视野;(2)多参加自己研究领域的学术会议,看看别的学校课题组在什么研究内容,有助于了解研究课题的发展趋势;(3)多与师兄师姐交流,他们毕竟与你研究课题最为接近;(4)多与办公室和班级的同学学术交流,虽然大家研究的具体方向有所差异,但是有时候这种交流会迸发出灵感的火花。最后有了灵感一定要记下来。准备到发表论文这个过程主要有以下几个阶段:(1)撰写论文(2)投稿(3)审稿(4)录用(5)出刊。

2020级硕士研究生周晓东
个人成果
主要研究方向:钢结构耐久性
科研、竞赛经历:
1.以第一作者发表录用SCI论文2篇;
学生工作经历:
2020年9月至今,担任工程结构耐久性与可靠性科研创新团队研究生党支部委员
获奖:
1.2021年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2.2021年学业奖学金二等奖。
代表性成果
论文:
1.《Stochastic Model for Surface Characterization of Structural Steel Corroded in Simulated Offshore Atmosphere》
2.《Stochastic modeling of corroded surface features of structural steel under sulfate attack》
采访实用干货
Q1.优秀的人都会对自己有规划,在读硕士的时候是怎么规划的?
A1.具体规划,说实话,我并没有,个人性格的原因,只想着研究生生活充实且随心就好,因为本科时候很多时间不由己,所以想着在研究生生涯就好好的做自己想做的事,让自己充实起来,不要虚度光阴,其实最重要的就是导师,导师对我的影响很大,他的教导和认真的教学态度,使我想着,要好好的努力,不要让老师失望。
Q2.研究生一年的时间您发了2篇论文,还有那么多项目以及自己的课程学习,您是如何安排自己的时间的?
A2.总得来说还是个人的原因,因为我本人感觉就挺无趣的,游戏不怎么玩,研一平时就看看小说,课外书,除此之外,努力完成老师布置的科研任务以及学业的作业,基本上就是经常泡图书馆。在这里我想说一下,尽可能的不要待在寝室,寝室是用来睡觉的,本身就充满了懒散的气息,学习的话还是图书馆。早出晚归,每天也挺充实快乐的,当然,如果你有女朋友,那么就一起学习,这样会更好!
Q3您参与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那么您作为主要完成人之一,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什么?
A3.最大的收获就是让我懂得了什么是做科研吧,当然还有一些对待科研任务时的态度,认真,细心,尤其细节方面,很重要!
Q4.每个人的导师性格各不相同,那么您是怎么看待学生与导师相处方式的?
A4.相处方式,我觉得尽可能的做到亦师亦友吧,既是师生,又是无话不谈的朋友。我身边也有很多朋友和自己导师的关系很紧张,总的来说,还是得看师生两方的性格。
Q5.师兄,您觉得您能够获得国家奖学金的主要因素都有哪些呢?
A5.最重要的因素,我觉得是我的老师,没有老师的教导以及认真教学,怎么会有现在的成绩。老师的严谨态度和对待论文的认真,这种形象深深刻在我的心底,让我懂得真正做科研是什么样子,一句一句,标点符号,不放过任何一个问题,想尽办法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方法,都值得我学习。当然,个人也有一些因素,也就是内因吧,就是努力吧!
榜样是一面镜子,是一面旗帜,更是一种力量。世界上任何一个不断发展、不断进步的民族,都不会忽视榜样的力量。第四季“选树身边典型,激发奋进力量”系列活动在此就画上了圆满的句号。榜样就在身边,希望同学们聆听榜样故事,汲取前进力量,向标杆学习,奋发进取,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