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是: 网站首页 -- 学生活动 -- 学院动态 -- 正文

化学与化工学院参军大学生骆成专访

2020年05月31日  点击:[]

建大团委网讯 献身国防,无悔青春。有这样一群可爱而又坚毅的人,他们选择携笔从戎,以青春的力量为祖国军防事业热血付出,用行动诠释了当代大学生的担当。在化学与化工学院的众多学子中就有这样的人,他就是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本科生骆成。本期推送,带你走进参军大学生骆成的军旅生涯。

化学与化工学院本科生,曾在部队荣立三等功。曾参与"嫦娥四号"新闻报道任务,2018年被军级单位表彰为新闻报道先进个人,同年被表彰为"我们的太空金牌作者"。

跟着小化的采访来进一步了解骆成同学的军旅生活吧

小化:怀有怎样的初心选择了参军入伍?

学长:当时是想着参军报国,携笔从戎,不负自己的青春时光,也是为了能够体验一下热血的军旅时光。

小化:大学生虽然很向往军营生活,但是对军营的生活却不甚了解,学长能给我们介绍一下军营的生活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吗?

学长:部队其实是一个充满矛盾的地方,有时你会爱它爱到发狂,有时又想逃离这个“鬼地方”,这里的生活千篇一律,我和我的战友们早中晚一天三次打扫着营区的小路,修剪花草,有时还要排水清淤,时间走的很快。但偶尔也会被孤独包围,与家人朋友长时间的分别,有时让我觉得外面的世界很遥远。

但这里也真的是一个让人爱到发狂的地方。我打过枪,投过弹,在积水的地面上摸爬滚打,留下伤疤。我去过很多地方,见过很多不一样的风景,结识了很多人,最是难忘战友情,他们是一些可以与我性命相交的的人,是与我一起流汗,流泪,流血,一起放肆大笑,一起战斗,性命相托的人。这份战友情也属实难忘。

小化:可以和我们讲一讲,你在部队获得三等功的过程吗?

学长:刚开始的时候,由于白天要和分队一起训练,所以我只能在晚上抽时间写稿子。在紧张的新训过后,我被分配到政治工作处参与新闻报道工作。初次接触新闻,面临着许多的困难,身边的战友“善意”地提醒我:“你一个义务兵,没必要把自己弄得那么累。”

但是我认为大家都一样,凭什么别人能干好新闻报道员工作,自己就不行?所以身兼战斗员和记者两职的我,在白天完成本职工作后,晚上加班记录下身边战友的点点滴滴。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我凭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头,在连续投稿十余篇后,最终成功在中国战略支援微信公众号发表了一篇名为《寒风中的灯塔》的新闻稿件,之后便一发不可收拾。

一篇篇新闻作品,诠释着我的青春梦想。不到一年半的时间,我先后在《新华社》《科技日报》《央视移动网》《中央电视台》《战略支援报》《陕西日报》《中国军网》《军报记者》等纸质及网络媒体发表稿件200余篇。其中十余份经媒体推广阅读量超百万次。

2018年,我正式参加“嫦娥四号”任务新闻报道,期间不畏艰苦,与参试官兵积极交流,努力挖掘素材并连夜编写稿件。最后我圆满完成了单位“嫦娥四号”探测器实时测控跟踪任务的新闻报道工作,获得上级一致好评。2018年被军级单位表彰为“新闻报道先进个人”,同年被战区级单位表彰为“我们的太空金牌作者”。2019年被单位授予三等功臣勋章。从第一篇稿件的发表,到成为金牌作者;从刚开始摸着石头过河,到大踏步向前进,我逐渐被大家接受。在做好新闻报道工作之余,我也会利用闲暇时间学习各种视频剪辑和摄影技巧,不断学习工作。我认为这段不可磨灭的时光终将会成为我人生道路上的一段美好回忆。

小化:对渴望参军的同学有什么建议?

学长:明确自己去部队想要什么,并坚定的为之努力,不能一天天在站岗执勤中消磨时光,秉持我们去部队的初心。

感谢骆成同学分享的军旅生活故事,让我们可以侧面感受到参军入伍给人带来的磨砺。身着国防绿,心怀报国情。我们参军入伍,彰显青春本色,无悔人生韶华。相信在骆成同学的军旅生活分享中,会有更多化院学子为之触动,加入到报效国家的行列中,展现青春的别样风采!

关闭

阳光下的土地 共青团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委员会  版权所有@Copyright 2018~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