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是: 网站首页 -- 学生活动 -- 学院动态 -- 正文

土木工程学院举办“混凝土结构裂缝发生及温差应力 相关性探讨”学术报告会

2019年12月19日  点击:[]

建大团委网讯(通讯员 何苗苗 张博雅)12月17日上午8时,“混凝土结构裂缝发生及温差应力相关性探讨”学术报告会在土木楼212报告厅举行。本期学术报告会主讲人为西弗吉尼亚大学结构工程学陈宏亮教授,土木工程学院部分教师及近百名研究生参加了本期报告会。

陈宏亮教授主持学术报告

陈教授首先讲述了关于早期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热致应力评价的问题并提出研究挑战:开发一种工艺,使我们能够预测用WVDOH B级混凝土浇注的元素从中心到元素外部的温度差异;然后,确定在这些桥梁元件中何时存在热裂纹的可能性,其中包括温度预测及应力预测。其次,温度预测,涉及到测试绝热温升、混凝土导热系数、混凝土比热容、混凝土质量密度、活化能和界面接触电导与表面对流。并提出建模:温度历史依赖于水化程度、水化程度依赖于热导率、水化度与比热有关和基于ATR和水化程度的热负荷。热应力的预测涉及到测试抗压强度与等效年龄之比、抗拉强度与等效年龄之比、压缩模量与等效年龄之比、拉伸模量与等效年龄之比、热膨胀系数和拉伸蠕变试验。考虑以下影响的水化程度相关的拉伸模量和压缩模量增量蠕变行为:加载时、加载时间、温度、张力和压缩。最后陈宏亮教授提出结论:本研究描述了一种使用带有用户子程序的ABAQUS进行热应力分析的方法。该模型利用水化程度来估计强度和弹性模量的变化。考虑加载龄期和温度的影响,采用分步增量算法计算了混凝土的抗拉蠕变和抗压蠕变行为。通过两个4-f(1.2米)混凝土立方体的温度和应变实验,验证了模拟结果。

陈宏亮教授与学生作学术交流

陈宏亮教授通过大量的实验对比让在场师生对混凝土结构裂缝发生及温差应力相关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且在报告会上,陈宏亮教授细心为在场师生答疑解惑,激发了同学们对混凝土结构裂缝发生及温差应力相关性的研究兴趣。本次报告对于土木工程学院师生扩展国际视野,把握国际科研方向具有重要意义。

报告会现场

报告人介绍:

陈宏亮博士(Roger)分别于1985年和1988年在美国伊文斯顿西北大学获得获得硕士学位和结构工程学博士学位。他于1989年加入西弗吉尼亚大学,担任助理教授,88年晋升为Tenure副教授,并于2000年晋升为教授。他广泛参与了结构动力学研究,无损评估(NDE),动态土-结构相互作用以及混凝土,复合材料,木材和陶瓷材料的材料表征。他还在大体积混凝土,自固结混凝土,GFRP增强的CRCP和井筒水泥的NDE方面进行研究。陈博士拥有超过150种技术出版物,并获得了40多个研究奖,作为首席研究员的总计约470万美元。他已经为超过45名研究生提供了建议,其中包括11位博士学生们。他活跃于美国混凝土研究所,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和美国无损检测学会(ASNT)的多个技术委员会。他在教学和研究方面的贡献获得了无数荣誉和奖项,同时陈博士也是ASNT的会员。

关闭

阳光下的土地 共青团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委员会  版权所有@Copyright 2018~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