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是: 网站首页 -- 学生活动 -- 学院动态 -- 正文

土木工程学院院举办“可压缩湍流混合的高精度数值模拟”学术报告会

2019年11月20日  点击:[]

建大团委网讯通讯员 王蓉11月19日下午16时,“可压缩湍流混合的高精度数值模拟”学术报告会在建科学院409A学术交流中心举行。本期学术报告会主讲人为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所副总工程师、博士生导师田保林教授,报告会由建科学院副教授崔海航教授主持,土木工程学院部分教师及近百名研究生参加了本期报告会。

崔海航教授主持学术报告

田保林教授首先对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的概况进行简要介绍,使大家对研究所负责的研究内容和科研工作有基本了解。而后,田保林教授从研究背景、多介质问题高精度数值方法研究进展、多物理耦合高精度数值模拟软件CFD2、界面不稳定性和湍流混合的高精度数值模拟和结论五个方面开始报告分享。田教授首先从超新星爆发、超音速冲压发动机等现象引入,介绍界面失稳在天体物理、武器物理中广泛存在;又进一步指出界面失稳和湍流混合与所有的聚变问题密切相关,影响惯性约束聚变(ICF)的点火。田教授还分析了界面失稳和湍流混合问题具有高温、高压和高能量密度等极端条件特征,故而如何对其进行高精度、高分辨的数值模拟一直是计算流体力学领域的挑战性问题之一。田教授指出高精度数值方法模拟多介质界面失稳和湍流混合有着非物理振荡、数值耗散大、健壮性差等困难。通过对其中的数值机理进行分析,田教授发展了一套健壮的低耗散、高精度数值算法,并在此基础上研制了适用于可压缩多物理复杂流动的高精度数值模拟软件CDF2。田保林教授还分享了两个应用所发展的计算方法和程序,对界面不稳定性和湍流混合问题进行的数值模拟分析算例。田教授进一步介绍了对Reshock、粘性和两相流等因素对界面失稳和混合演化的影响进行的深度研究,对描述界面失稳和湍流混合演化的理论模型的发展。最后,田保林教授认为对于界面失温到湍流的转捩机制、多物理因素对湍流混合的影响等问题还需进行深入研究。

   

田保林教授作学术报告

随后现场师生对报告内容提问,多位师生向田保林教授就高铁流体力学等研究课题提问,田教授也严谨耐心地为他们进行相应的解答。最后,崔海航教授针对本次报告进行总结点评,他肯定了田保林教授的科研成果,同时对在座的师生提出期望,希望大家可以从本次报告会和报告人的科研精神中有所认识、有所收获、有所启发,在自己的科研领域做出丰硕的成果。

   

报告会现场交流

田保林教授分享的学术报告扩展了全学院师生对于界面失温和湍流混合等研究的前沿了解,引导学院学生以解决实际应用中的问题为研究的主要牵引,打好力学基础、团结合作、多学科融合,重视理论和实验的紧密结合。本次报告使土木工程学院师生对武器物理、天体物理等有更深刻的认识,了解到到经典与前沿共存、基础与应用结合,向从事高技术武器研究的学术工作者致以崇高敬意,学习体会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任务的责任精神。

报告会现场

报告人介绍:

田保林,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所副总工程师、博士生导师。2004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获流体力学专业博士学位。目前主要从事武器物理大型程序研制、可压多介质流动数值方法、界面不确定性与湍流混合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先后担任中国力学学会流体力学专业委员会CFD专业组成员、中国计算数学学会理事、中国空气动力学学会物理气体动力学专委会委员和北京计算数学学会理事等学术职务,并担任北京大学和上海大学兼职教授。发表论文50余篇,前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和第12届于敏数理科学奖等奖励,并入选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和第四批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关闭

阳光下的土地 共青团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委员会  版权所有@Copyright 2018~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