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大团委网讯(通讯员 何苗苗 褚腾飞)11月9日下午4点30分,力学技术研究院院长、南非科学院院士、首席科学家孙博华教授特邀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加拿大工程院院士、欧洲科学与艺术院院士、汕头大学执行校长、南方科技大学讲席教授、英国物理学会会士、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会士、美国土木工程师协会会士王泉院士在土木楼516报告厅作了题为“工程结构健康监测”的学术报告。本此报告会由南非科学院院士、力学技术研究院院长、首席科学家孙博华教授主持,土木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张成中出席了本次报告会,全校三百余名师生参加了本次报告会。

孙博华教授主持学术报告会
王泉院士报告主题为“基于小波、智能材料与熵的工程结构损伤监测”。报告会内容分为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讲解了结构损伤监测介绍,包括工程结构损伤概述、小波、智能材料和熵;第二部分介绍了基于小波、智能材料与熵的结构损伤监测,包括基于小波的损伤监测、叉指换能器的损伤监测(理论、实现)、压电复合涂层传感器的损伤检测与评价、基于熵的损伤监测与评估;第三部分是结论。王泉院士提出,工程材料失效问题由屈服,蠕变,老化,腐蚀,疲劳,材料缺陷等因素引起,在土木工程中,为避免潜在的灾难性事故,许多大型设备与结构均配备有健康监测系统。王泉院士总结到,在分析静动态信号时,小波对定位和识别损伤是敏感的;叉指换能器通过设计其材料和几何特性来激励工程结构中的非离散波是有效的;新型压电复合涂层传感器能够有效地监测和评估损伤,并能够发出具有自供电功能的无线报警信号;基于熵的小波分析对结构裂纹的监测和评估是非常敏感的。

王泉院士作学术报告
王泉院士在报告会结束之际,结合自己多年的学习经历,由衷地给出自己的学习心得:学习过程中一定了解自己学的是什么,精髓是什么,如何应用到工程实践中。王泉院士通过大量的实验数据展示让在场师生对“工程结构健康监测”的研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且在报告会上,王泉院士细心为在场师生答疑解惑,激发了同学们对工程结构健康监测的研究兴趣。本次报告对于土木工程学院师生扩展国际视野,把握国际科研方向具有重要意义。

报告会现场
主讲人介绍:
王泉,于1988年在浙江大学获学士学位,分别于1991年和1994年在北京大学获得硕士与博士学位,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加拿大工程院院士,欧洲科学与艺术院院士,现任汕头大学执行校长,南方科技大学讲席教授。英国物理学会会士,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会士,美国土木工程师协会会士,先后在新加坡国立大学、美国中佛罗里达大学、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学、香港城市大学任教。王泉院士研究兴趣广泛,在结构健康监测和维修,纳米技术和能量采集等方面研究做出了一系列工作,并与2019年获颁欧洲科学院布莱斯·帕斯卡奖章(the Blaise Pascal Med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