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我院共获准12项国家级项目,其中自然科学基金4项,社会科学基金2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6项。自然科学基金获准数、教育部项目获准数、国家级项目获准数均创历史最好成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 负责人 | 项目名称 | 项目类别 |
| 詹绍文 | 革命老区红色文旅产业链群研究:水平测度、演化动力及区域协同治理 | 面上项目 |
| 任云英 | 唐蕃古道青藏段历史城镇景观“遗产-社区”互嵌共生机制及其保护更新策略 | 面上项目 |
| 袁丹 | AIGC参与下知识创新驱动数字创意企业高质量内容生成的机理及影响效应研究 | 面上项目 |
| 李杨 | 场域资本视角下老旧小区多元化治理:效能评估、模式选择与转型机制设计 | 青年项目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 负责人 | 项目名称 | 项目类别 |
| 王文彬 | 智慧社区建设中”数字悬浮”的形成机理与治理策略研究 | 青年项目 |
| 车蕾 | 西部县域大龄农民工回流就业研究 | 青年项目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 负责人 | 项目名称 | 项目类别 |
| 李杨 | 场域资本视角下老旧小区多元化治理研究:模式、效能及机制 | 青年项目 |
| 马丽 | 空间视角下乡村社会资本集聚对农户生计转型的作用机理与调控策略研究 | 青年项目 |
| 方磊 | 老旧城区内涝灾害风险评估与韧性提升策略 | 规划项目 |
| 郭荔 | 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协同推进乡村产业振兴的理论机制与实践路径研究 | 青年项目 |
| 贺娜 | 面向新质生产力的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价值创造机制及引导政策研究 | 青年项目 |
| 吕启嘉 | 城乡两栖家庭模式对女性生育意愿的影响机制及政策优化研究 | 青年项目 |
公共管理学院坚持学术立院、内涵发展,秉持科研支持学科、科研服务教学、科研服务社会的理念,紧抓标志性成果产出和高水平队伍建设等关键工作,持续推进学院高质量发展。
2024年国家基金项目申报工作中,学院高度重视,统筹谋划,注意总结历年经验,完善申报打磨机制务求实效。召开学院动员会、团队动员会,保证应审尽审。实行个人-团队-学院-学校四级管理机制,聘请行业内专家进行申报全过程全方位指导,强化基金申报阶段的过程组织与管理,四方全力以赴、各尽其职、密切协同、形成合力,多层面做好有组织的申报工作。阶段性组织集中撰写,集体打磨,递进式解决申报书的问题。将考核任务分解到各科研团队指标,持续强化教师科研素养训练,加强科研团队建设,把功夫下在平时,把工作做在日常,追求极致,扎扎实实做好科研积累,力争在2026年成功申报公共管理一级博士点。